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改善自然生态。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随着水利水电建设脚步的加快,环境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多。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节水节电等建设理念。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效益,必须做好防渗施工,全面提升堤坝工程的防渗性能。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也能保障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安全。
1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深覆盖层处理
1.1难点分析
水电站早深地质勘察对确定地质条件至关重要。在确定地质条件时,通常会进行现场干涉检查,例如b .在钻井和排水实验中,基础水文检测是其重点考虑事项。设计分析需要对基础结构、钻孔深度以及设备的范围和规模进行分析。分析需要更精确的分析以避免凹槽质量风险。施工周期和标高的变化使得完工整地地形的施工更加困难,必须辅之以一系列有效措施。我国现有的许多土工人员总体水透明度较高,这可能导致建筑活动更加复杂,特别是在碎石位于地面的部分土地上,从而影响到建筑设备的质量,并使钻井具有极大的紧迫性。这可能会导致裂缝冲击所造成的损害,从而危及建筑工程的质量。大型流域处理水利工程,水位变化影响工程质量效益,影响工程技术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1.2要点把控
施工开始,质量才是重点。大坝的深度较难处理,预期加工需要结合掩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重点关注施工资料和导墙,保证工艺的化学性。该作业的要点是:1)使用铺装层时,选择挡墙路线上方和下方10米的区域以实现振动、溢出和精度。以骨材料为建材,提高层密度,提高材料粘度,减少对保护层操作的影响,提高处理能力。混凝土钢筋、施工现场勘察和墙剖面处理可提高引线墙的整体性能,以满足设计要求。适当地分割槽段以执行后续孔操作,例如钻孔方法或磨削. 2)在具体操作中,操作人员使用新材料或堵塞材料进行违规处理,以确保入侵自由。当严格使用凹槽质量控制来确保诸如孔底厚度或凹槽材料等参数符合设计标准时,通过调整钻孔参数来相应地处理孔。混凝土浇筑的操作由直套管(一种铸造厂)控制,其中各种类型的混凝土机械设备包括:用于制造混凝土材料的搅拌机和附件。3)主墙上游,承重墙段的施工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一个插槽是典型的每天2.4米的操作管理,另一个插槽是每天3.6米的正常运行时间,使用24米的端口孔提高日常操作效率。上下障碍的最低部分是单插槽85d和双插槽35d操作的成本。主防护墙的第一段预计为67d,第二段预计为66d。4)为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并在施工前制定质量保证方案,屏蔽墙的位置是隐蔽的。在相应章节工程措施完成后,将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如b .结合地震CT方法进行钻孔侧型芯试验和水压试验,进行综合质量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渗漏的原因
2.1原材料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节较多,涉及很多工艺步骤,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数量和种类也比较多。施工材料是构成工程的基础,所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劣质材料或材料的规格不符合施工要求,则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例如,施工中使用低质量水泥,则水泥会快速硬化,造成强度较低,不符合标准要求。或者在水泥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不合理,造成混凝土质量低下,也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钢筋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如果没有做好钢筋的防腐处理,很容易出现氧化、锈蚀等情况,进而导致钢筋性能下降,影响结构稳定。
2.2穿墙结构连接不牢固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穿墙结构较多,穿墙管道直接深入墙体结构内,此时,应对穿墙结构进行特殊处理,保证工程整体的密闭性,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穿墙结构渗漏,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对过往穿墙结构渗漏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导致渗漏的原因主要有2个:1)穿墙管道焊接施工时,焊接质量不达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空洞或缝隙,导致渗漏;2)与管道连接的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不达标,对混凝土墙体进行振捣时,出现漏振或重复振捣,混凝土材料选择时质量不达标,材料分布不均匀等,都可能会导致墙体强度不达标,甚至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引发渗漏问题。
2.3施工缝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大,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而且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根据施工顺序、施工要求将工程划分为多个单元,然后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各个环节可以顺利落实和相互衔接,从而在规定周期内完成施工。在各个施工环节衔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大量的施工缝。经过长期施工,施工缝会受到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很容易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进而导致工程渗漏。
3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3.1灌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中,灌浆技术是常用技术,防渗效果明显,且灌浆技术种类繁多,不同的技术种类规范要求不同,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选择灌浆技术,从而保障防渗效果。常见的灌浆技术有2种,分别为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和控制性灌浆技术。其中,在高压喷射灌浆法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首先应确定钻孔位置,然后根据土层结构选择螺旋式或摇摆式钻孔方式,钻孔完毕后,直接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将水泥浆压入孔洞,以达到防渗目的。控制性灌浆法的机理主要是以灌浆材料实现对水泥浆液的流动阻止,或者促进其凝固速度的提升,从而增强防渗效果;若区域内水流速度较大,且地基内存在较大的沙粒孔隙,通过此技术能够实现水泥浆液扩散的有效控制。
3.2固壁泥浆
当前墙体固定软管的施工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泥浆的材料比,其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也相当大。此外,根据施工环境和确定不同类型工程泥浆材料部分的要求的组合,存在不同的规范和要求,需要分析具体问题以确定相关要求。在实践中,需要泥浆、湿污泥等材料的配合。应充分了解各类污泥的特性,设计出最合适的比例。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功能多样,提高了施工难度和复杂性。合理运用相关技术解决洞室壁失稳问题,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断裂。
3.3做好施工管理
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复杂的工作环境,对大坝深部保护层处理效果的要求较高,对隔离带技术的应用期望较高。因此,为了实现施工目标,开展工作,我们应该在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做好工作。按照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完工整地地形进行处理,以保证隔板的质量,并为盖板和隔板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证。
3.4防渗墙建设
塑性混凝土是防渗墙的常用施工材料,水泥用量较少,添加了较多的黏土、膨润土等材料,强度低、弹模量低、应变大,防渗性能较强,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防渗施工材料。将塑性混凝土应用于防渗墙建设中时,应注意如下4点:1)完成导向槽、施工平台的建设后,将导向槽进行槽段的划分,要求每节槽段具有合适的长度,尽量减少分段数,以减少热胀冷缩对防渗墙性能的影响;2)应采用导管直升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3)应使用水泥巩固防渗水墙;4)浇筑槽孔时,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成墙,钢管应深入孔底,而后随混凝土浇筑不断上升。导管应在充满泥浆的状态下放置到槽孔内,下放深度适中,同一个槽孔中应布设多个导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防渗施工尤为重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渗技术,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施工要求、施工成本等多项要素,确保防渗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可以采用振动沉模技术、往复式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水泥土防渗墙技术,具体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慧宇.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深覆盖层处理和防渗墙施工要点[J].科学技术创新,2018
[2]江浩源.隐伏断层作用下深覆盖层防渗墙渗控效果及应力状态研究[D].青海大学,2018.
[3]普布次仁,路文斌.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深覆盖层处理和防渗墙施工要点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4]贾竣喜.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深覆盖层处理和防渗墙施工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
[5]由明.简述深覆盖层上砂砾石坝渗流特性及防渗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