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验式教学强调在体育课程中,通过创造实际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以激发其运动兴趣与潜能。这种教学模式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重现或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体育知识。小学体育教师需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性地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其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意义
在体验式教学中,老师不只是将体育项目的动作进行简单的教授,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与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体验,突出了体验主体的自我认知,这样就突出了体验主体的主体性。体育教师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各种形式的活动情景和活动方法,让参与者体验到各种主题的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仅仅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他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学生的实践和小组讨论之中,而是要积极地去感知,去观察,去思考,去获得相关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的学习的主人。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实践研究
(一)营造和谐课堂环境
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必须先对特定的教学目的进行明确。“以人为本”是实现“以教为本”的根本要求。在教学目的的传递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一套与之配套的多种评价方法,使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并采用多种评价策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了科学的、多层次的、系统的目标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其次,要创造一个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这也是实施体验性学习的前提。采取恰当的师生交往策略,营造师生间的协作、平等的交流、和谐的关系。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在学生中,还是在教师中,都要树立起一种平等的意识,这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性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很高,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少受到约束,更有可能对老师提出质疑,并与其他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在实施体验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民主的作用,多用笑容,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来传递鼓励、肯定、肯定等信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支持学生,表扬学生,给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去探究,去猜想,去验证,去讨论,去表达,去交流。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并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并给出改善的办法,从而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二)以学习兴趣为引导
以兴趣为前提,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学习。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显得更加热情。这样才能够让体育练习中艰巨和复杂的特点被稀释,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将体育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和享受。教师要以客观的认知去评判学生,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认知,推进柔性化管理氛围建设,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个体的独立性,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可以让自己作出决定,而不是被动学习,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重要价值,进而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尊重自己的学习活动,让自己更加乐于参与到各种集体体育活动中,提高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强化同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可以真正去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式的教学氛围下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并在合理的语言动作引导下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
例如,在学习篮球运动过程中,对于运球基本功的讲解,要求学生不能够抱着球走超过三步,一些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运球不能够走超过三步,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给予学生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进行篮球比赛,然后去理解为什么不能够走超过三步。学生在锻炼中发现,有的学生抱着篮球跑了很多步,使得比赛根本不能够进行,全程就看到学生在不断跑,其他学生在围追堵截。然后教师再适时地加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这一规制,同时也体验到了篮球运动的乐趣,通过自主体验加深了印象,从而爱上篮球课,爱上体育课。
(三)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显著提升体育课程的体验性,教师需要倾注心血,精心策划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的情境。这些情境不仅要新颖有趣,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要富含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标准的动作示范,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体育世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彻底点燃,他们会主动分析体育问题,积极投入体育动作的实践练习,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弯道跑这一内容时,由于弯道跑涉及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和技巧,直接讲解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游戏情境来化解这一难题。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丢手绢游戏,让他们围成一个圈,在游戏中进行弯道跑。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弯道跑的感觉,还能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一些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反思。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弯道跑过程中的感受,包括身体姿态、步伐节奏等方面的变化。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指出弯道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身体向内倾斜、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加大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跑得快和跑得慢的学生分别展示他们的弯道跑动作,让其他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弯道跑的技术要点,同时也能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体育知识,还能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先行后知”,强调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基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与热情。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精心构建体育教学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还能不断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从而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宇.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04):74-77.
[2]肖延锁.“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30-131.
[3]鲍媛媛.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体验教学法的运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2):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