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刘佳欣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五龙洞镇中心小学,724300

摘要: 体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塑造学生强健体魄的关键环节,更是培育其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在汗水中学会团队协作,领悟互助共赢的真谛;在竞技比拼中激发竞争意识,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规则遵守中涵养品德,树立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小学体育;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9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常陷入理论灌输的窠臼,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与亲身体验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本应是活力四射、激情燃烧的,而今却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背诵,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被无情地束缚,体育的乐趣也在无形中消失殆尽。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存在偏差

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往往过分聚焦于基本运动技能的机械练习,却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视而不见,这一做法无异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忽视了每个孩子独特的身体条件与兴趣偏好。如此一来,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学生们在千篇一律的训练中逐渐丧失热情与动力,体育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色彩,变成了单调重复的技能打磨场,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与热爱。

(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一些教师仍旧固执地坚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仿佛被时代的浪潮遗忘在角落,他们的教学方法单一刻板,缺乏创新与多样性,犹如一成不变的乐章,无法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教育的本质在于点燃火焰,而非灌输知识,而这些教师却错失了激发学生潜能与热情的机会,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光彩。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一)导入设计

在正式开始小学体育课程之前,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心理引导和激发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先通过播放一些精彩的体育运动片段,如奥运会上运动员的激情瞬间、世界杯足球赛的激烈对决等,这些画面往往充满动感与激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和参与欲望。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会被运动员们精湛的技艺和拼搏的精神所感染,心中燃起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向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进行双脚连续向前跳越的教学前,可以先设计一个“跳荷塘”的游戏。教师可以在地上画出一些荷叶形状的格子,然后引导学生们像小青蛙一样,双脚连续跳跃通过这些“荷叶”。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初步体验到双脚连续跳的动作,还能让他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利用诱导法、感染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对于部分身体素质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鼓励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适当的放宽运动技术要求,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技术动作完成得较好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带头练习,以此来消除其他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些心理引导和激发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还能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能够让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情景创设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创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还能让他们在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篮球运球技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有趣的障碍物,如摆放锥筒、悬挂彩带等,让学生在运球的过程中必须灵活躲避这些障碍。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运球动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学生们在绕过障碍、保持运球连贯的过程中,会逐渐体会到运球的要领,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提升自己的运球技巧。在教授足球传接技能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比赛,将传接球技能融入到实际的比赛中。这样的比赛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为了胜利而拼搏的过程中,更加专注地练习传接球技能。教师还可以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及时指出学生在传接球方面的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能够让他们在比赛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足球运动的魅力。例如,在一次小学体育课上,教师为了教授学生足球的传接球技能,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并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足球比赛情境。比赛开始后,学生们迅速投入到激烈的对抗中,他们时而快速传球,时而巧妙过人,整个球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在传接球时出现了失误,于是及时暂停比赛,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单独的指导。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有了明显的进步。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还能在团队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动手实践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只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真正掌握教学内容。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能加深对运动技能的理解,还能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

以立定跳远的教学为例,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后,可以先为学生演示标准的立定跳远动作,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各个环节。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规范性,让学生对立定跳远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步练习。比如,先练习起跳动作,要求学生注意腿部力量的运用和身体的协调性;再练习腾空动作,强调在空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舒展;最后练习落地动作,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着地,避免受伤。通过分步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各个环节,为后续的组合练习打下基础。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感觉;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在教授学生立定跳远时,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了标准的动作,并详细讲解各个环节的要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步练习,并在旁边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在起跳时腿部力量不足,导致跳远距离不远时。教师应及时上前指导,要求学生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并在起跳时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便很快找到正确的感觉,并能够在后续的练习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纠正错误、提升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还能让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是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金钥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坚实基石。教师需深刻认识其重要性,采取精准实施策略,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将体育教学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冯佳威.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运用的实践[J].田径,2017(2):52-53.

[2]邰永峰.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6(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