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增强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韩燕妮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委党校,山西长治,046600

摘要: 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需要积极创新,基层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为基层党校工作建立了更好的制度保障工作,基层党校教师在基层党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上可以做出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增强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基层党校;教学质量;实效性;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就目前来看,新时代党校教育不仅对党校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有更高要求,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成长也同样提出更高要求,党校教师引导学员多调研、多探究、多学习,向领导和教师学习,学以致用;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博采众长。通过教学引导和自身努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理论素质和创新实干素质。

1基层党校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

党校的课堂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教学的基本方针,也是党校教育的特点。党校的学员都是各级党政干部,到党校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对于党校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这方面却是我们老师较为薄弱的环节。比如有些老师所讲内容与参训学员的需求相脱节,对现实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分析不到位,特别是对学员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很少。从而导致所提方法与措施,难以使学员在工作中受到指导和启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1]

1.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传统的党校授课方式,一般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这种方式有它的好处,可以集中一堂课把专题讲细致、讲透彻。但是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学员的学习要求。有些学员常常反映,党校课程教授方式陈旧,内容枯燥,调动不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基层党校在教学方式上面临的一大问题。

2增强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1转变教学理念

要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互联网具有开放、平等、透明的特性,互联网+必然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从封闭走向开放,而干部需要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渴望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党校的教学、科研、管理需要注入更多先进的元素。因此党校必须树立开放共享的理念,应进一步加强党校信息化建设,全方位对接互联网,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先进的办学模式,整合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党校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2.2创新教育方法

创新是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在哪个领域,创新精神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基层党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时,要注意用创新、发展和持续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原地踏步的情况,在教育工作的各方面都要发挥创新精神的作用,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跟随时代的脚步,使得思想政治理论与时代发展相匹配,在这个创新和继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握整体,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创新。又要深入当下,杜绝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流于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校传统教学理论中存在的矛盾,促进基层党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的飞跃[2]

2.3提升党建工作物资保障

针对基层党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进而导致很多党建活动以及教育活动都无法顺利开展。主要是因为基层党校无法为活动提供完善的设施,若失去了这些设施的有力支撑,党员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此,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基层党校各项资金的具体用途做出严格把控,适当放宽党建资金的申请准入制度,以此来确保基层党校可以在获得充足物资的基础上,更高效、有序的开展各项建设性活动。这样既可以促进党校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的不断提升,真正做到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也能够使得一系列教学设备等相关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在实际教学中,基层党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创新探索的重要性,除了对以往优秀教学内容、模式的沿用之外,还要在各项教学活动组织中适当的融入一些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以往实施起来具有很大困难的任务,以及目标都可以被实践。

2.4提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

在新常态下,国家对基层党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和培训手段,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更对学员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基层党校管理体制下,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对党员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但近年来在干部素质培养过程中,“创新素质”培养极易被忽视,学员在配合老师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大多墨守成规、唯命是从,长此以往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更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对基层干部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干部队伍的创造潜力是现阶段基层党校发展方向[3]

2.5注重言传身教,增强实践性

加强基层党校对学员的思想引导政治教育,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对于学员的引导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论教学层面,要上升到思想引导的高度,让学员真正从内心对党的政治思想产生认同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做好思政理论的传承工作,让学员看到教师自身思想认识的不一样,引导学员自觉改变自身思想意识。因此,基层党校授课教师在给学员进行课堂教学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及时了解时事热点,及时更新自身思政理论知识库,更好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让学员更加信服自身的教育,学员对于教师的教学更有信仰,学员也就会更加认真地学习教师所教授的思政知识。基层党校的教师要想获得更良好的教学成绩,就要更加仔细地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学员思想有所偏离时,教师要立马针对实际情况展开纠正。

2.6建立师资队伍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激发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规范教师教学言行,制度建设是重要保证。要建立和落实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坚持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前面,围绕讲坛有纪律,聚焦主业主课不偏离,以主业主课为基础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等节点,规范教师言行、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使广大教师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突出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教研人员教研活动质和量的绩效档案,定期对教研人员进行综合考核排名,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的主要依据。发挥良好的用人导向。在职务晋升、岗位聘用、干部对外交流等干部选用方面,把一线优秀教研人员挺在前[4]

结束语

党校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同党的事业发展紧密相联。新时代要造就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离不开党校对干部的教育与培养。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阵地,党校教学水平以及师资力量建设直接决定着党校的培训质量与自身建设,更关系党的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奎.当前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问题及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17(05):19-20.

[2]王颖.新时期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思考[J].人力资源,2019(04):49-50.

[3]王云兰.对新时期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6(15):164-166.

[3]程淑春.如何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科学中国人,2016(13):265-266.

[4]王秀良.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路与对策[J].学习论坛,2016(09):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