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东平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耿进国1 郑书联2

1.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山东泰安,271000;2.泰安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黑臭水体是制约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村黑臭水体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东平县农村黑臭水体调查结果,制定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同时按照农村黑臭水体(坑塘、河道)的位置、规模、水源条件等多种因素,将黑臭水体归纳为“村内”农村黑臭水体、“村边”农村黑臭水体、“村外”农村黑臭水体三类,根据功能目标,选用合适的治理模式,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同时在推进北方地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 黑臭水体治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
DOI:10.12721/ccn.2023.1570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年来,东平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美居工程,持续推进“四减四增”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清零行动,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提升。截至2021年底,东平县共排查确认农村黑臭水体16个。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在对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不同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等因素,科学确定治理方式和技术,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能复制、易推广、好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体系[1,2]

1.治理目标

结合东平县农村黑臭水体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措施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对全县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实施动态更新,将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及时纳入监管。经治理后的水体达到洁净无异味,颜色无异常,水质明显优于农村黑臭水体监测指标限值,水面无大面积残枝败叶等漂浮物,河(塘、沟渠)底经过清理后,无明显黑臭淤泥,岸边无垃圾,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后期长效维护管理,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3]

治理工程需达到以下指标:

(1)感官指标:水体无异味,颜色无异常,水体底部无明显黑臭淤泥,无污水直排,岸边无垃圾。

(2)理化指标:水质优于农村黑臭水体监测指标限值,即透明度≥25cm,溶解氧≥2mg/L,氨氮≤15mg/ L。

(3)村民满意度:村民满意度>80%(原则上不低于 30 份治理效果村民评议表)。

(4)长效机制:建立河(塘、沟渠)及沿岸定期清理及保洁机制,落实保洁人员和工作经费。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与机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吸引当地村民充分参与。

2.治理技术

2.1基本技术路线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应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和前提。

控源截污指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农村黑臭水体的工程措施,包括点源污染治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其中点源污染治理主要包括沿岸排污口整治、新建截污管网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包括沿岸垃圾清理、散养畜禽污染控制、农田面源控制和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等[4]

内源治理指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内源污染源的整治措施,尤其是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的清理[5,6]

生态修复是水体本身水质的净化和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对实现农村水体水质的快速改善和长效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包括生态护坡、缓冲带、生态净化、曝气增氧、水系连通等技术,包括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对水体进行综合利用等。

2.2治理技术模式

按照农村黑臭水体(坑塘、河道)的位置、规模、水源条件等多种因素,将治理后的黑臭水体功能目标归纳为三类,根据其不同功能目标,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模式,具体如图所示。1.png图1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模式

(1)“村内”农村黑臭水体:指位于村庄内部或紧邻村内集中住宅的农村黑臭水体,应考虑以集雨排涝和生态景观为功能目标,按照景观生态塘进行治理。采用的治理技术模式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美化”,根据污染来源、污染程度及污染物类型,逐一制定修复方案,明确整治措施。阻断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在清除垃圾杂物、淤泥的基础上,种植具有观赏性和净化水质的植物,因地制宜修建休闲甬道和娱乐区,同时辅以清水补给等措施。

(2)“村边”农村黑臭水体:指临近村庄或距离村内集中住宅较近(一般<300m)的农村黑臭水体,应考虑以集雨排涝和综合利用为功能目标,按照综合利用塘进行治理。采用的技术模式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体净化+综合利用”,重点清除水体内或周边的垃圾、淤泥,阻断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进入。在生物群落多样、自然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水体岸带硬化情况较少的乡村地区,应尽可能保持水体的自然特性和天然生态岸坡。治理后应实现水体感官无异味、颜色无异常,无污水直排、无垃圾遗留或倾倒,周边环境整洁。

(3)“村外”农村黑臭水体:一般距离农田相对较近,具有一定的水域规模和蓄水能力,并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排放的水体,应考虑以防洪抗旱和蓄水灌溉为功能目标,按照水利灌溉塘进行治理。采用的技术模式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蓄水防洪+农田回用”,重点实施截污控源、清淤疏浚,治理黑臭水体周边汇水区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清除垃圾杂物和底泥,疏挖引排水沟渠,疏通水系,恢复坑塘排涝功能,并且建设配套农田排灌工程,恢复水利灌溉功能。

3、结论

东平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后,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大力提升。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能力增强;在畜禽养殖污染方面,引导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得到提升;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将黑臭水体所在区域纳入垃圾收集清运范围,建立垃圾收运长效机制;同时在推进北方地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鹏飞.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探讨[J].清洗世界,2022,38(06):117-119.

[2]崔艳智,贾小梅,黄亚捷,刘海东.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22,14(03):54-59.DOI:10.16868/j.cnki.1674-6252.2022.03.054.

[3]许瑶,蒲彬,毛晓月,古腾,常青.四川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22,41(03):195-199.DOI:10.14034/j.cnki.schj.2022.03.029.

[4]刘红茹,王阵阵,王信增,李文强,王梅.北方地区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06):15-18+39.

[5]刘阳,孙垂猛,尉腾达.山东省典型农村水环境治理方案[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03):196-198.

[6]张为.德阳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总结[J].中国设备工程,2022(04):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