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控制儿童传染病,通过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制剂等使机体获得特异性抗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抑制传染病的发生。临床上,预防接种的最大问题是接种后有些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究其原因,除了与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受种儿童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外,还与接种前后的护理有很大的关系。常规护理往往只注重接种过程,而忽略接种前后的护理,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家长的满意度,导致接种率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在接种后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很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精细化护理干预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优质护理理念的集中体现,强调护理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注重细节化护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研究中,通过比较干预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的临床护理效果,进一步证明了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辖区内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20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儿童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100例。参照组男女例数之比为15:14,年龄均数为(4.29±1.09)岁;观察组男女例数之比为16:13,年龄均数为(4.88±1.21)岁。
1.2方法
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与家长确定儿童情况,进行预检登记,如孩子的过去接种史、健康史及过敏史,避免在儿童生病期间进行预防接种;向家长介绍即将进行接种的疫苗种类,并讲解接种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护理人员严格掌控疫苗接种时间间隔,并在操作前仔细核对儿童信息与注射剂量;接种完成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医院,并叮嘱家长接种后3d避免洗澡,避免吃鸡蛋、鱼肉等发性食物。精细组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在接种前与家长建立微信或者QQ群,提前一天在群内发放预防接种知识,让家长掌握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按时来接种疫苗,同时让孩子心理上有个接受期。接种疫苗当天除对孩子进行预检登记外,还对孩子进行全身儿保体检,在接种时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干预态度进行儿童情绪干预:如儿童年龄较小1岁以下的儿童,无法语言沟通时,护理人员增加抚触、微笑、轻声呼唤等方式降低其对预防接种恐惧感;如儿童年龄较大2岁以上,可增加对其鼓励、激励的语言,如“你真勇敢”、“你真棒”或者给孩子讲故事,改善儿童情绪状态,让孩子自觉接受接种。对于严重抗拒预防接种的儿童,可为其留出一定空间进行情绪平复,指导家属进行预防接种必要性讲解,待情绪平稳后鼓励其主动接受接种。接种时,可通过分散儿童注意力来缓解其恐惧情绪,提醒家长不要过于紧张,避免紧张情绪感染到儿童,影响其接种依从性;家长可站在儿童身旁,拉住儿童手掌或轻轻拥抱身体,提升儿童安全感。预防接种后,儿童需观察30min,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向家长发放下次接种预约单;预防接种24小时内电话回访或微信群内咨询,建立儿童随访档案。如果家长信息群内出现问题及时回答,消除家长顾虑,最常见的体温问题:接种后儿童出现体温升高但不超过38.5℃,可以暂不用药,多喂水、多休息、多观察;如果出现红疹等属正常不良反应,无需用药,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情况,若加重及时回院复查治疗,并将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针对性预防指导。
2 结果
2.1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
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削减20.69%(P<0.05)。
2.2两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
参照组中护理服务评价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应的例数为34例、45例、21例,对应的占比为34%、45%、21%,即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9%;观察组中护理服务评价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应的例数为44例、50例、6例,对应的占比为44%、50%、6%,即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可见,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超出15%(P<0.05)。
3 讨论
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发现,造成不满意或者是不良反应的发生,多是因为接种后孩子哭闹且接种部位局部有红肿或偶合症引起。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有:1、局部反应:接种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能感到疼痛和触痛,大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2、全身发应有低热、哭闹、轻度烦躁,食欲不振等,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罕见不良反应:(1)对于重度发热反应,应给予对症处理,防止高热惊厥。(2)接种部位轻、中度的红肿、疼痛,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极罕见不良反应:(1)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一般1~2个月可自行吸收。(2)局部无菌性化脓;(3)过敏反应;(4)过敏性休克等。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一些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认识不足,无法对其正确理解认知,甚至存有排斥心理。导致一部分儿童无法及时接种疫苗,促使传染疾病的增加,不利于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精细化护理虽来源于发达国家的管理理念,但精细化护理是基于以服务对象为本的有效护理。当前,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无论经济还是科学技术医疗水平基本和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这也正是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开展三级预防,疾病以预防为主,增强国民的预防保健意识理念,提升全民健康管理水平。通过精细化护理工作在疫苗接种工作中的应用,能保证家属形成正确认知。因此,为了增强家长的认识,通过和家长建立微信群、QQ群、手册发放、家长课堂等教育宣传,能保证家长接种积极性的增强,也会为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避免传染疾病的传播。
综上所述,对预防接种儿童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升儿童护理依从性,并提升家长满意度,提高了接种率,保证接种工作顺利开展,临床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徐菊英,杨玉英,徐淑英,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5):424-425.
[2]黄建明,胡小芳.儿童预防接种的精细化护理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2018,30(3):308-310.
[3]王海燕.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39-240.
[4]黄金梅,李红卫,潘雪梅,等.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