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

田甜

阿拉尔市天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新疆阿拉尔,843000

摘要: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或土壤渗漏进入工程结构或影响工程稳定性。然而,在防渗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防渗效果和工程的安全性。因此,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加强防渗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行。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应用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往往需要长期存储和输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水的渗漏,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情况。

1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重要性

1.1保障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水利工程承载着调节河流、蓄水、供水等功能,因此对水的渗漏问题特别敏感。如果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如坝体溃决、隧洞渗漏等,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地基处理、使用渗透刚度材料、地下连续墙与隧洞衬砌等多种防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1.2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水利工程是长期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设施,因此需要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但由于水利工程往往处于水土相互作用的环境中,长期受到水的侵蚀,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从而降低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的耐渗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显得十分迫切。采用一系列防渗技术,可以有效抑制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的维护成本,对于水资源的长期储存、供水等功能能够更好地得到发挥。

2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

2.1防渗技术选型不合理

如果选用的防渗技术无法与施工场地的土壤或水体相匹配,防渗效果可能不如预期。例如,选用的防渗材料在特定的土壤条件下无法形成有效的隔离层,导致水或土壤渗漏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选用的防渗技术不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可能会导致防渗成本过高。例如,选择了过于复杂或高成本的防渗技术,而实际工程并不需要这样高级的防渗措施,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选用的防渗技术应考虑到工程的长期可持续性。如果选用的防渗技术无法满足工程长期运行和维护的需求,可能会导致防渗效果逐渐下降或需要频繁更换和修复,增加了工程的维护成本。

2.2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不达标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防渗效果不佳。例如,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准确,或者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振捣,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不足,从而影响防渗效果。水利工程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如挖掘、回填、压实等。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土壤的破坏或松散,从而影响防渗效果。例如,挖掘过程中未按照要求进行支护,导致土壤塌方或土体松散,造成渗漏问题。此外,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合适或质量不达标,也可能会导致防渗效果不佳。例如,选择的防渗材料没有经过合格的检测,或者材料本身的防渗性能不符合要求,都会影响防渗效果。

2.3防渗技术应用后未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维护

防渗技术应用后,如果没有进行定期的监测,可能无法及时发现渗漏问题。例如,在地下水位控制方案实施后,如果未进行地下水位的定期监测,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地下水位波动引起的渗漏问题,导致防渗措施失效。同时,如果未进行有效的维护,也可能导致工程结构的损坏风险增加。此外,防渗技术应用后,若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维护,防渗效果可能逐渐下降。例如,在地下隧道工程中,如果未进行定期的渗水量监测和维护,地下水渗漏问题可能会逐渐恶化,最终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防渗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地基处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处理是防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的渗透性,防止水在地基中渗漏。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的夯实、预应力锚索加固、灌浆充填等。例如,在堤坝工程中,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减少土体的孔隙度,降低土体的渗透性,达到防渗的目的。另外,在水电站水导系统的地基处理中,采用加固和填充的方法,可以减少地基的渗透性,维护水导系统的安全稳定。

3.2渗透刚度材料的应用

渗透刚度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地下连续墙、坝体表面和隧洞衬砌,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工程中的其他关键部位。例如,在水库坝体工程中,可以将渗透刚度材料应用于坝体接缝处,形成抗渗屏障,避免坝体渗漏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对于水电站的水库渗漏问题,可以利用渗透刚度材料进行水底修复工程,形成一个坚固耐腐蚀的涂层,以减少水底渗漏,确保水库存水安全。除此之外,渗透刚度材料还可以在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防渗处理中得到应用,比如水闸、泄洪道、水泵房等。针对这些设施的渗漏问题,可以利用渗透刚度材料进行喷涂或涂覆,提高其抗渗性能,确保设施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地下连续墙与隧洞衬砌

地下连续墙和隧洞衬砌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防渗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下水渗漏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除了常规的搅拌桩、钻孔灌注桩技术以及混凝土衬砌外,还可以结合新型材料和工艺进行创新应用。在地下连续墙方面,可以考虑采用聚合物材料和地下墙面渗透防治技术,例如聚合物防水挤浆工艺,利用高压射流将聚合物材料喷射到地层裂缝中,形成一道连续的密实屏障,提升加固效果。同时,也可引入监测系统,实现对连续墙渗漏情况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效率。对于隧洞衬砌,可考虑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和自修复混凝土等材料进行衬砌设计。这些材料具有耐腐蚀、耐渗透的特性,且部分具备自修复能力,有效延长隧洞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3.4深基坑工程的防水处理

深基坑工程的防水处理是指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利用各种防水技术手段,阻止地下水对基坑造成的渗漏和破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深基坑的防水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可以采用灌浆加固、防渗挡墙、地下连续墙等防水技术。以灌浆加固为例,通过向基坑周边的土壤中注入特定材料,形成一道坚固的防渗屏障,有效抵御地下水的侵蚀。在选择防水材料时,应该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抗渗性以及适应基坑变形的能力。例如,在选用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并通过施工工艺保证其整体防水性能。对于新型防水材料,可以考虑应用聚合物防水涂料、高分子改性沥青等具有良好抗渗性能的材料,以提高基坑结构的防水效果。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国家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防渗技术作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的关键手段,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防渗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促进相关技术的进步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邱明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22,12(05):73-75.

[2]秦洪泉,邱宇,李新瑞.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21,(23):99-100.

[3]张小辉,靳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应用分析[J].居舍,2020,(36):47-48+50.

[4]逄建波,孙永丽.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