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超声对新生儿肺炎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

周青

四川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超声属于一种医学诊断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对患者肌肉或者内脏器官进行医学检查,了解肌肉或者内脏器官的大小、结构以及病灶,且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将诊断结果视觉化,可供医疗人员和患者更加明确的了解诊断结果。
关键词: 超声;新生儿肺炎;诊断
DOI:10.12721/ccn.2021.1580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目前,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心脏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妇产科、眼科、泌尿科、血管科、超声造影科以及儿科中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且应用效果极为显著,为各科室的疾病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治疗依据,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超声在肺部的应用打破了超声仅仅能发现胸腔积液的局限,特别是在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根据临床病因分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和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其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主要是指胎儿在生产前、生产时或者生产后由羊水或者血液传播各类病毒或细菌导致肺部感染;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主要是指新生儿将羊水、胎粪或者乳汁吸入,造成肺部感染而引发的肺炎。但无论是哪一种新生儿肺炎,都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临床医学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就变得极为重视。

新生儿肺炎的诊断现状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较高的临床特点,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因素。而目前,临床医学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手法主要依靠体格检查、病史、CT检查和X线摄片等。但由于新生儿机体较弱,对各种射线也极其敏感,经过各类射线检查容易造成新生儿患上甲状腺等疾病,同时还有一定几率影响新生儿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肺炎的超声征象

新生儿肺炎的病理变化在超声中的表现与儿童和成人相似,主要以肺泡内炎性渗出,同时朝支气管蔓延为主,但新生儿支气管相对较小,及其容易堵塞,因而与儿童和成人相比,新生儿肺炎的风险相对较大。不过由于个体机体发育的不同以及肺炎的进展时期不同,其在超声下的各种表现也各有不同,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判定。当新生儿处于肺炎初期,其在超声下的表现多为局部炎性渗出,胸膜线缺乏光滑,局部A线无异常,另外,其肺间质和肺泡充血发生水肿,进而造成肺泡内出现气-液界面。当新生儿肺炎加重时,患儿肺泡内的炎性渗出会随之增多,同时B线增多,逐渐形成肺泡-间质综合征等情况。

超声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

由于新生儿发生肺炎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仅仅表现出吐奶、气促以及口吐白沫等,因此对于新生儿肺炎的诊断就需要采取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诊断方式。

超声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中,主要取决于该诊断方式对新生儿肺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相对较高,能够有效的诊断出新生儿肺部的实质性情况。在新生儿中,肺实变是新生儿肺炎极为常见的病理表现,而超声对新生儿肺实变的敏感性高达81%以上,特异性高达94%,这无疑为新生儿肺炎的判定提供了有效线索。超声除了在新生儿的诊断中有广泛应用,在随诊过程中,也具有极为广泛的医学应用,且具有显著优势。这取决于超声的无创伤和无辐射的临床优势,与CT检查、X线等相关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对新生儿的伤害较小,可进行反复的观察对比,并能够在家属的陪同下应用,可有效减少随诊过程中镇静剂和辐射的使用。

并且可床旁检查,减少患儿特别是危重患儿的搬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随诊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属的随诊满意度,全面达到随诊治疗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大大提高了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新生儿科疾病,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进而采用合适的诊断技术为该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至关重要。经过大量医学实验研究发现,采用超声诊断技术对新生儿肺炎进行相关诊断具有显著意义,不仅能够有效的提供治疗依据,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诊断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超声检查过程中对新生儿的创伤程度。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