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技术

吐尔洪·买买提明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先拜巴扎镇畜牧兽医站

摘要: 当前市场对肉质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使养殖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牛羊养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养殖问题频繁显现,疫病防控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大规模的感染问题给养殖户经济带来威胁。本文主要通过叙述当前牛羊养殖场常见的疾病,分析对出现大规模疫病的防控措施以及防疫常用的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牛羊;疫病防控
DOI:10.12721/ccn.2024.1570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增加,规模化牛、羊养殖业在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规模化养殖场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为肉类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食品安全作出贡献。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养殖场面临各种疫病的威胁,这些疫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食品安全问题和生产效率下降。

一、规模化牛羊养殖疫病防控的重要性

规模化养殖场通常涉及大量的牛和羊,一旦暴发疫病,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牲畜死亡或生产能力下降。这会对养殖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规模化养殖场需要致力于减少疫病的暴发和传播,以减少经济损失。疫病的传播可能导致污染肉类产品和其他畜产品。这对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规模化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规模化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与养殖效率密切相关。一旦疫病在养殖场暴发,牛和羊的生长速度可能减缓,牲畜的生产效益下降。因此,规模化养殖场需要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以确保牲畜保持健康状态,维持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牛羊养殖场常见疾病

(一)牛羊结核病

该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造成,通常情况下,潜伏期时间较长,对于不同的个体发病时间也有所差异。牛羊感染结核病的主要特征为瘦弱、身体无力等状况,在感染后期会出现哮喘问题。牛羊结核病的传染方式可通过水源、饲料甚至是空气传播。

(二)牛羊痢疾

该种疫病是感染细菌性病毒,从而引起腹泻问题。主要是在养殖过程中,牛羊食用发霉或被污染的饲料引起[1]。一旦没有对感染痢疾的牛羊进行及时医治,会导致动物口腔大面积的溃疡,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牛羊死亡。

(三)牛羊口蹄疫

该种疾病是在养殖中危害最大的疫病。牛羊口蹄疫一旦出现感染,死亡率远远高于上述2种疾病。在经过疫病潜伏期后,会出现水泡、糜烂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大规模死亡问题,减少养殖户经济收入。

三、规模化养殖场牛羊疫病防控措施

(一)科学选址,全面消毒

在开展牛羊养殖工作中,对于疫病的防控工作要重点关注寄生虫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的管理。为有效对疫病进行预防,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造符合国家标准的养殖场,科学规范地开展工作,为牛羊养殖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建造期间,严格按照养殖标准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在满足动物基本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养殖场地的干净卫生。通常情况下,养殖场地的位置要远离人口密集、屠宰场和交通干道等区域,但是也要保证交通的便捷性,周围具备充足的水源,以此满足养殖需求。对于生产区域的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展,合理划分生活区域和养殖区域,并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独立性,避免因某一区域发生问题,给其他区域造成影响。在养殖场地中设置消毒通道,配备充足的隔离空间,对于感染疫病的动物进行及时的隔离,加强对场地的消毒,避免疫病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动物的死亡率。在合理的位置设置适合动物运动的场地,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养殖密度,同时还能保证动物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二)加强日常管理

规模化牛、羊养殖场应通过建立明确的生产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规范化和细化的管理。例如,在饲养方面,养殖者可以制定详细的饲养计划,包括饲料类型、饲喂时间和饲养量的精确控制。此外,喂养、疾病监测、清洁和消毒等各个方面也需要明确的操作规程。通过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潜在的疫病传播机会,提高牛、羊的健康水平。在引进新的牛或羊进入养殖场时,应实施隔离和检疫措施,以防止新的疫病源传入养殖场。这些措施包括将新引进的动物放置在专门的隔离区,与已有的养殖动物分开,并接受严格的健康检查。这些检查应由经验丰富的兽医或兽医团队进行,以确保新动物没有潜在的传染病。只有在检疫合格后,这些新动物才能与已有的养殖动物接触,减少疫病的传播风险。养殖场的卫生和消毒是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牲畜舍、饲料储存区、饲水设施等地方都应保持清洁,并进行定期的消毒。清洁卫生的环境有助于减少病原体在养殖环境中的滋生和传播。养殖者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设备、饲水器具和其他养殖场设施。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养殖场内的细菌和病毒得到有效控制。这些措施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疫病的传播风险,维护牛、羊的健康状态。

(三)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有关部门应为防治工作提供合适的经费,对其给予足够的财政补助,使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均能得到比较好的设备,保证其饲养环境安全。同时,还应该利用专家对其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对牛羊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进行科学处理,尽可能去除病毒细菌,为其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饲养者应每日做好饲养工作,并对饲养管理工作相关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了解详细发病时间及其他相关情况。例如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饲养人员每天都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将其从根源上根除。另外,由于气温改变,也会引起牛羊不适,严重的还会发展成细菌病,饲养者应该对饲养过程中的牛、羊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定期注射疫苗

疫苗是防治牛、羊等牲畜疾病的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必须要对此有充分关注,并积极对其进行策略规划。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以保证在疾病频繁发生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其次,要注重用药严谨,可以采取肌肉注射、滴鼻接种等来进行疫苗接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并对药品情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关注;最后,要针对牛、羊本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避免出现严重的排异情况,这不仅会对疫苗接种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对牛羊造成一定危害[2]。比如,牛羊等家畜都有可能患上寄生虫病,要警惕所携带的各种病菌,进行免疫处理。

(五)信息化监测与预警

在规模化牛羊养殖场中,远程监控系统是一项关键的信息化技术。这些系统通常包括网络摄像头、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养殖场内的各个区域和动物。远程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捕捉图像和视频,还能够收集有关牛羊行为、环境条件、体温、饮食摄入等多方面的数据。这有助于养殖者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状态以及养殖场的运行情况。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例如动物行为异常、体温升高或饮食异常,它会立即触发警报机制。养殖者或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电子邮件接收这些警报,以便及时采取行动。这种实时监测和警报系统有助于快速识别潜在的疫情迹象或其他健康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帮助养殖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结论:疫病防控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兽医和相关机构的紧密合作。只有通过协作和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应对潜在的疫情威胁,确保规模化养殖场的持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鼓励养殖者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疫病防控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疫能力,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于富桥.规模化养殖场疫病防控及防治技术要点简析[J].畜牧业环境,2023,(17):85-86.

[2]唐建伟.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技术初探[J].现代化农业,2023,(09):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