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游戏化课程”理论下幼儿大班足球活动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费海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实验幼儿园,155100

摘要: 游戏化课程是在尊重幼儿认知规律,珍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经验的前提下开展活动,老师应珍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将“游戏化”理论运用到幼儿园大班幼儿足球教学中,让幼儿在懂得足球基本常识的同时遵循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足球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当下部分老师急于求成,重技能轻兴趣,在进行足球体育活动时,教学方式死板,教学内容单一,忽视了幼儿的成长以及发育,偏离了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的初衷。对此,文章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游戏化”活动,让幼儿在足球活动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合作能力;幼儿足球活动;游戏化课程
DOI:10.12721/ccn.2021.1570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召开第十次会议”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需要从娃娃抓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或游戏来发展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力量和耐力等。足球就是一项全面的体育运动,是体力、耐力、智力的总和。游戏化的理念下开展幼儿足球运动,既符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又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也响应了国家“校园足球”开展的战略布局。

一、影响幼儿园足球运动“游戏化”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很多家庭都认为,幼儿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学科知识学习上,特别是大班的幼儿教师在配合学校进行足球运动教学时不配合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了足球运动教学的游戏化。甚至认为,足球运动的教学往往是娱乐方式的一种,对于认知能力不强的幼儿来说,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辨识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把教学的时间浪费在足球运动的教学,进而影响了足球运动教学的进展,不利于足球运动的“游戏化”。

(二)社会因素

实际上,中国目前的足球运动并不强烈,其具体体现在国内的足球场就远远低于国外,同时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对幼儿体育文化的培养,导致整个社会都缺少足球文化的氛围,进而导致很多家长在培养幼儿进行足球运动时,不专注不上心,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心智开发。

(三)学校因素

从目前的教学来说,虽说大部分幼儿园都开展了足球教学,但其教学的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培养幼儿的足球兴趣,进而导致很多幼儿在进行体育运动便失去了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影响了足球运动的教学,更是不利于“游戏化”理论的实践。同时,还存在少部分老师在进行教学只是足球运动的教学当做任务,没有贴近幼儿创新教学,进而影响了幼儿的发展以及成长。

(四)老师因素

大多数老师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比较少,更是缺少对足球知识的理解,进而导致老师进行足球“游戏化”时,没有发挥出足球运动的优势,让幼儿体会不到足球运动的魅力,不利于足球运动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而影响了欢乐教学氛围的建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在“游戏化”理论支持下进行幼儿园足球活动的策略

(一)培养幼儿的足球兴趣

如何运用“游戏化”理论,创新幼儿的足球教学是当下足球运动教学的重点。对此,笔者认为对幼儿的足球教学应该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始,让幼儿从跟随老师被动进行足球运动到喜欢上足球运动,最后到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积极探究足球文化知识,让幼儿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情绪,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足球带来的乐趣,以此来开发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合作以及学习能力,让幼儿在课堂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对此,老师应该创新足球教学方式,合理开展游戏教学,让足球的教学游戏化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良性竞争,以此来达到足球运动“游戏化”的教学目的。

(二)丰富课堂教学以及训练方式

实践“游戏化”理论,丰富课堂教学,让幼儿体会到不一样的训练方式,进而改变以往足球运动枯燥的训练教学,让幼儿更加乐于去进行足球运动的教学。实际上,在进行幼儿足球的教学时,应当在足球运动中创新教学,丰富训练方式,在足球运动教学时合理利用教学器材,设置动作转轮,让幼儿的训练方式具有随机性,以此来增加足球训练的神秘性,吸引幼儿来进行训练,营造良好的运动气氛,让幼儿愿意参与课堂、参与训练。

(三)合理开发课程内容

从幼儿园层面出发,合理构建组织体系要组织成立幼儿园足球课程领导小组,其下应设立专门对外合作部门负责与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工作衔接,完善园内足球活动相关制度。此外还应构建幼儿园足球课程体系,加大师资力量的比重,真正从课程着手,解决园内幼儿足球活动开展的相关问题。与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课程不同,在幼儿园开展足球课程的主要核心是以游戏为主题,把足球知识、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足球比赛等各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设计出来,这样可以使得幼儿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得以提高。此外在设计课程时可以分层次、分年龄、分班级进行。大班5-6岁阶段课程内容设计时要更加突出足球技术的练习,在练习中可以以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简单的一些配合等,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比赛形式更好的融入到足球活动中去,可以为升入一年级以后打下良好的足球基础。

(四)分层教学

活用教育,教育活用,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方式,进行因材施教,促进不同年龄的幼儿健康成长。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体情况来让幼儿的身体运动规律化,让每个层次的幼儿得到相应的锻炼,进而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结论: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足球体育教学中落实“游戏化”理论,丰富足球体育运动教学形势,让教学更加贴近幼儿,以此来创新幼儿课堂的教学,培养幼儿的综合文化素养,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老师应恪尽职守,尽力做好每一件跟幼儿学习相关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利锋. 学前教育体育活动课程构建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6576-6577.

[2]周兴生,周殺,刘亚举.构建3-6岁儿童动作教育中核心动作经验内容体系的研究[可.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