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初探

路林强

宁夏汇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0

摘要: 作为现代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见的沥青路面,其施工质量会影响公路寿命,因此,在公路建设期间,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沥青路面施工作业,保证最终建设的公路质量可以满足应用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交通环境。
关键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4.15980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沥青路面具有使用寿命长、抗磨损、抗老化、稳定性高、适应性强、抗滑性好、经济性好等诸多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规范应用施工技术,强化施工质量管控,以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寿命。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1做好混合料配比

混合料配比是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高等级公路需要使用质量更高的混合料,而低等级公路可以使用质量稍低的混合料。混合料中各种材料的比例和质量都需要注意。一般来说,混合料中石子的比例应在70%左右,沥青的比例应在5%~7%左右,填料的比例应在20%~25%左右。同时,还需要注意各种材料的质量,以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矿粉和消石灰是混合料中常用的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使用这些添加剂时,需要注意其含水率应控制在1%以下,质量应达到Ⅲ级以上。橡胶沥青混合料是公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点是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在使用橡胶沥青混合料时,需要注意沥青材料的选用。建议选用SBS改性沥青为主,以确保其与其他材料的黏附性能良好。混合料配比的比例和使用的混合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石子:70%,沥青:5%~7%,填料:20%~25%。使用的混合料主要包括:石子,混合料中的主要成分,需要注意其质量和比例。沥青,混合料中的粘合剂,需要选用质量好、稳定性强的沥青材料。填料,混合料中的填充材料,可以使用矿粉、消石灰等添加剂来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橡胶沥青混合料,使用SBS改性沥青为主,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和耐久性。

1.2拌和与运输

沥青混合料拌和期间,为了提高拌和质量,开展大量混合料拌和前,需要进行少量试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拌和中各项参数的调整与控制,获取拌和沥青混合料的时长、温度,以及最终混合料出厂温度。同时,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具体用量,要依据实际施工情况而定,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能够达到要求,以免沥青量过大,浪费材料,或者沥青料不足,降低施工质量。开展沥青拌和期间,要加强控制,保证混合料经过拌和后能够保持均匀。拌和期间,需要安排专人通过抽样试验方式,检查沥青混合料质量,明确矿料级配,依据获取的数据,做好相应调整工作,保证矿料级配能够符合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完成沥青混合料拌和后,通常会采用自卸车运输。为了保证运输顺利,缩短施工工期,通常会选择10~15t的自卸车运输。混合料装车前,要由专人全面清洗车厢,车厢内不得存在杂质,以免污染沥青混合料,导致沥青混合料变质,影响后续施工质量。完成沥青混合料装车后,要密封箱尾,用厚帆布覆盖沥青混合料,避免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影响后续摊铺施工开展。

1.3摊铺

重点检查基层平整度和密实度是否达标,清理基层表面各类杂物和残留积水,检查是否存在坑槽、裂缝、疏松等质量通病,修补缺陷部位,在基层上均匀喷洒沥青乳液作为透层油,加大基层和面层黏结强度。准备工作完成后,把各台摊铺机摆放就位,采取梯队联铺方式或单机全断面摊铺方式,配备自动调平装置和预热熨平板,直至熨平板温度达到100℃后,开展路面摊铺作业,匀速摊铺路面,初始摊铺速度与平均摊铺速度分别控制在1.5m/min和3m/min以下,摊铺期间禁止随意调整摊铺速度、变更摊铺方向与改变熨平板仰角等工艺参数。待路面摊铺完毕后,检查摊铺质量,如果存在漏铺、摊铺层薄厚不均等问题,人工进行补铺找平处理。由于摊铺效果受路面宽度、出料温度、现场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应提前在工程现场挑选一处代表性路段,按照既定施工方案开展路面试验段摊铺作业,根据试铺情况确定摊铺宽度、摊铺速度、摊铺起始点等工艺相关参数的最佳值。

1.4碾压

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完成后即可进行碾压作业。沥青路面碾压应在30min以内完成,主要包括初压、复压、终压三道工序。第一,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时禁止转向、制动及中途停留,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距离应超过10m。第二,禁止在已碾压且温度超过70℃的混合料上停驻压路机。第三,进行改性沥青压实作业时,要控制好温度,以高温碾压为宜,禁止在低温环境下反复碾压混合料,高温碾压时禁止使用胶轮压路机,温度低于100℃时可用CP271胶轮压路机静压一遍。第四,碾压时要充分压实边部,但要避免对路缘石造成挤压。第五,要制订科学的碾压方案,初压时建议使用双钢轮压路机重叠压40cm,静压一遍;复压时建议先用双钢轮压路机重叠压40cm,振压二遍,此后再用大胶轮压路机错1/2轮静压一遍;终压时建议用双轮压路机静压至表面平整无轮迹。第六,碾压作业完成之后沥青表温降低至50℃时即可开放交通。

1.5路面接缝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接缝位置极易发生质量问题,影响总体施工效果。在沥青路面接缝处理时,如果接缝质量不合格,容易产生比较多的斜向裂缝,甚至会发生离析问题,极大地影响道路通行安全与稳定。为了预防发生裂缝情况,消除离析的问题,必须落实接缝质量管理。在横向接缝处理时,一般会选择应用垂直平接缝的方法。现场施工中,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在公路端部放置模板,然后再开展碾压施工。碾压工作结束后,使用长度为4m的直尺进行检测。端部厚度不达标的情况,及时进行铲除处理,制作为直缝的形式,为后续的直缝连接提供基础。在接缝处理中,为了使得接缝质量达到要求,对接头进行预热和软化处理,并应用喷灯烘烤处理,涂抹适量的热沥青材料,提高黏结性效果。接头部位应该先进行横向跨缝碾压施工,然后是纵向压实作业。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2.1重视沥青路面材料的管控

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采购正规渠道的沥青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才能确保沥青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查沥青材料的质量,在使用沥青材料之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沥青材料的密度、温度、黏度等参数,以确保沥青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控制沥青材料的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材料的使用量。过多或过少的沥青材料都会影响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2.2路面养护管控

公路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极为重要。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解,对于进入到现场的车辆落实管控措施,做好交通管制措施,以免存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定期进行公路检查与维护管理,一旦存在问题立即采取养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是当前公路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路面类型,本文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明确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其它类似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可靠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姚景武.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J].居业,2021,(01):90-91.

[2]陆飞.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2):240-241.

[3]张奇,李祥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析[J].四川水泥,2020,(12):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