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水平的技术措施

潘庆宇

国能龙江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使用,并将其与给水工程的配套衔接,以提高市政的治理和环境质量。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水资源状况,合理选用适合的工艺技术,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有序推进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工程质量管控,使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更加全面、完善,切实提升污水处理水平。
关键词: 市政给排水;污水处理;技术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加大对水资源的宣传和整治,同时也加大了对污水处理的投资。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污水排放量急剧上升,给排水项目的污水处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环境生态品质的目的。

1.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

1.1.变频水泵控制技术

当污水进入水泵后,由于污水含有泥沙等杂物和污染物质,会使水流速度发生变化,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变频水泵控制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借助该技术可以根据污水流速对水泵工作频率实现动态化调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且达到节能的目的。变频水泵控制技术利用污水中不同物质的差异,可以起到相关分离的作用。主要有控制器和检测控制装置完成变频控制任务,借助检测装置对水泵内污水流速等参数进行采集,由控制器自动控制水泵工作频率,实现水泵的稳定控制与高效工作。

1.2.超滤污水处理工艺

超滤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污水杂质的物理性质以及污水本身的物理性质对其进行筛分,继而达到液体分离的功效。在超滤污水处理工艺实际应用期间,处理人员需要根据污水情况制订相应的操作方案,借助由分子膜以及无机膜共同构成的超滤微孔膜,对液体目的性地施加压力,利用超滤微孔膜来吸附污水内的高分子粒子以及胶质,同时超滤微孔膜表面的筛分性质可在污水经过时拦截杂质。超滤污水处理工艺在具体应用时,保障污水处理效果满足超滤工艺要求。

1.3.氧化处理技术

通过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主要包括湿式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等工艺。湿式氧化法使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达到90%以上的COD去除率,具有耗能少、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主要用于工业污水和污泥处理。臭氧氧化工艺中使用臭氧为氧化剂,臭氧比氧气的氧化能力更强,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目的。由于臭氧的氧化性能过强,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应用该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臭氧发生器、接触塔、传输管道等必须选择玻璃、不锈钢等抗臭氧氧化的材料。臭氧氧化技术相对传统的湿式氧化法具有更强的性能,但综合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1.4.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

生物膜法主要是利用生物膜所产生的固膜,对于污水中的胶状物质以及有机物质进行吸附与分解处理。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的本质便是除氮脱磷的生物处理工艺。生物膜是具备诸多微孔的生态微生物污泥,其不仅具备较大的表面积,同时也拥有蓬松状的絮状结构,也因此能够给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原生动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生物膜本身具备极为强大的吸附能力,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胶状物均会被吸附到生物膜上,给微生物的成长繁殖提供充足的营养,所吸附的物质也会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继而达到净化污水的处理目的。

2.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水平强化措施

2.1.加强污水处理工艺与排水体系的协调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城市规模以及城市人口数量也逐步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大大增加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污水处理难度。传统化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的前提下,城市每日排放的污水量日渐提升,如若继续使用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将会对最终污水处理质量带来影响,给水环境带来较大的威胁。为了充分发挥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价值,需要先对排水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根据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以及产业具体分布进行市政给排水系统分析,继而合理化选择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最大程度确保市政污水处理效果达到相关要求。

2.2.建立健全的给排水系统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为了能够减少市政给水体系压力,有效满足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给排水工程将会选用直接供水装置,虽然能够有效提升供水速率,但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合理用水的情况,不仅会导致水质被二次污染,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市政污水的排放数量。为此需要优化给水体系,结合相关结构、设计原则来设计科学合理的管道水位预留空间,在提升总体供水效率的同时,也要充分满足居民的供水需求。此外,在优化排水体系过程中,需要优化与改善污水截流管道,通过设计污泥消化池来去除污泥,对于制作出的沼气也可应用发电,在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排水成本,促进市政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2.3.加强污水治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污水处理工作的上限,只有做好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研发工作,才能有效改善污水处理效果,推动污水处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人员应对污水处理相关的技术、工艺进行创新研究,结合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作需要对工艺流程、参数等进行改进创新,使污水处理技术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作成本和处理时间。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引入最新的先进技术,并对技术工艺做好本土化改造,为污水处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可以在污水处理工作中引入BIM技术,污水处理工作涉及管道、混凝土施工等方面的材料,可以运用BIM技术进行材料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对材料使用管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仿真,根据污水处理工作要求合理采购材料,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并合理分配材料的使用。

2.4.市政污水治理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需要确定市政的用水情况,科学判定区域内的污水处理需求。这需要对城市居民和企业用水情况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给排水方案。调研需要涵盖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情况,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情况有准确的掌握。比如当地气候较为寒冷,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污水处理的温度;污水量较大,需要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工业污水复杂多样,需要根据污水中的水质成分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比如是否进行酸化处理等工艺。根据污水排放标准和污染程度的差异,实施分类管理,污染较轻的污水可采用较为简单、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而污染程度较高的污水需要采用专业化的技术设备。通过合理制定差异化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可以使污水处理工作更具针对性,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降低成本投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因此,必须保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废水治理是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污水处理技术与市政排水系统的配合,逐步优化市政内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的循环利用水平,同时,还需完善市政的给排水系统,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敬军.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6):81.

[2]苗振宇.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原则及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