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

吕津峰

摘要: 施工过程涉及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工序等多个方面,因此,施工管理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施工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施工中的各个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事业的支撑,高品质、高水准的建设管理对于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不可忽视。文章简述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最优策略。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629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建设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当地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将会对工程的建设效果和服务寿命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同时要注意对施工管理进行优化。此外,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优化必须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点上,本文从水利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出发,然后讨论了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的优化对策等。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做好相应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就能够极大地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效率。首先,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造价估算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合理分工,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与合作。其次,采用“工程招投标法”,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及招标文件的审核,提高了合同的效力。最后,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从各个角度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因此,该工程的整体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改进。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

水利工程是一种传统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因此,很多项目的建设管理都存在着思想上的僵化,管理方法上也比较落后,这对于优化工程建设管理是非常不利的。一是管理观念落后;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在施工管理优化方面,缺乏创新的管理理念,再加上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系统的操作能力,这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划分不清。目前,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由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完成的,企业需要建立独立的质检监察部门,从材料采购到质检等各个环节都要去制定的地点,这样的做法缺乏合理性,很容易将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和质监部门的工作职责混为一谈,造成权责划分不清,互相推诿责任,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2.2.人员素质偏低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和专业的工作,它对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的,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在日常管理中,除了缺乏专业性之外,更多的是依靠工作人员自己的经验。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难以满足新时期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的高要求。此外,工程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和修养普遍较低,在日常施工中不仅缺乏管理意识,而且缺乏参与和配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管理及管理优化的难度,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缺少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管理优化等属于周期性工作,其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为保证施工管理有序且高效,相关管理机制必不可少。但是,因部分建设企业缺少对施工管理的重视,且对于施工管理的优化缺乏正确认知,进而导致相关管理机制存在不健全或内容较为落后等问题,尤其是在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部分企业管理层人员因过分重视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而较为重视成本管理,但是对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等较为忽视,相关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较为常见,不仅不利于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水平,还可能会因质量及安全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延长工程施工周期,最终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3.1.创新管理理念

在信息技术时代,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还要注重施工管理的优化,而施工管理的最优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管理理念。一方面,要转变员工的传统管理观念,提高员工的管理素质,重视员工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体系的运作。工程管理者应该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首先要转变自己固化的管理观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巧等,同时要注重创新的管理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在政企合作的水利项目中,管理部门需要将职责划分清楚,以企业管理为主,政府管理为辅,给企业建设管理留出足够的空间,同时政府也要加强监督,防止两者之间的职责发生冲突。

3.2.提高人员素质

在大多数水利建设公司中,缺乏专业和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效率,建设公司必须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管理人员,要优先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然后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让管理人员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从而促进企业整体人员素质的提高。同时,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企业的人资管理部门要对人才的招聘标准进行适当的提升,特别是对管理岗位的人才的招聘,要对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等进行认真的审核,筛选出素质高、专业化的综合型人才。

3.3.完善管理机制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管理机制内容的完善需要注重三方面,其中,进度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优化施工进度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施工延期的问题,且能够为工程的按时交工提供制度保障。质量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为施工质量的管理提供指导,且能够对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偷工减料以及中饱私囊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出现。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3.4.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实际,科学制订施工管理计划,确保施工管理方案可行性的同时,注重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不同的施工环节以及施工工艺等,其质量的管理要求以及管理标准等略有不同,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管理方法,并将具体的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最后,注重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引进与应用,重视数据信息的管理,通过监视系统以及报警系统的安装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者提高对其的认识,并对其进行持续的优化。一个项目要想高品质的建设,必须有良好的施工管理。目前,在水利建设管理的优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着人员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机制缺失,质量管理水平低下,管理资金匮乏,缺乏安全管理。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提高员工的管理素质,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建设管理资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朱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2,21(16):99-101.

[2]张庆福.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策略[J].农村实用技术,2020,(05):171.

[3]李明远.探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策略[J].中华建设,2019,(0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