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屠宰检疫工作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为规范屠宰行业秩序、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质量体系,并推动生猪、牛羊等动物定点屠宰。
1、重视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1.1保障食品安全
定点屠宰场是牛羊肉类产品的主要加工生产场所,屠宰检疫工作主要是依据屠宰检疫规程等法律法规,对符合检疫申报要求的动物进行宰前检查和同步检疫,并对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不合格产品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确保流通到市场的肉类质量安全,因此保证屠宰检疫工作质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1.2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牛羊定点屠宰场的检疫人员通过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有效防止了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和扩散,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1.3促进畜牧产业发展
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不仅保障了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有利于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检疫人员通过检疫工作,可以促进牛羊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畜牧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2、现有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设施不健全
在许多屠宰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屠宰场均存在着设备、设施不健全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检疫设施、检测仪器和工具,导致无法准确地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此外,部分屠宰场还存在场地卫生条件差、消毒设施不足等问题,这给检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2检疫技术落后
与国外相比,我国检疫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手段。这使得检疫人员难以发现部分潜在的疫病和感染,进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此外,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部分检疫人员可能无法准确判断牛羊的疫病情况,导致误判或漏检的情况时有发生。
2.3人员素养不高
在屠宰场检疫工作中,检疫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一个关键因素。然而,目前部分屠宰场检疫人员存在着素养不高等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负责任等方面。这些问题可能致使检疫工作发生失误或疏漏,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2.4监管力度不足
在屠宰场检疫工作中,监管力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在部分地区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部分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与司法处理衔接存在障碍,行政主管部门无法有效对屠宰场检疫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部分不规范的屠宰行为时有发生。此外,部分行政监管部门还存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等问题,这也给屠宰场检疫工作带来了困难。
3、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流程
3.1入场检疫
动物运输车辆进入屠宰场前,屠宰厂工作人员需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否有效、动物的数量、健康状况、耳标信息、车辆运输信息等是否与检疫合格证明一致,以确保动物来源合法合规,如下述图1示。
图1 检疫人员进行入场检疫
3.2宰前检查
动物进入屠宰场后,检疫人员需现场核查申报材料与待宰牛羊信息是否相符,按照《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中“临床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包括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以确定动物是否存在疫病。对于疑似患病动物,检疫人员会进行按照相应疫病防治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检疫合格的准予屠宰,不合格的,由官方兽医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规定处理。
3.3同步检疫
屠宰过程中,检疫人员需对每一头动物进行检疫,包括头蹄部、内脏、胴体检查。检查有无病变和其他异常。对于病变部位要及时进行处理,屠宰厂同时配备肉检员对肉品质量进行检验检测,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屠宰完成时,检疫人员要对屠宰动物耳标进行回收,以便溯源。
3.4检疫结果处理
对于检疫合格的牛羊,由官方兽医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并记录相关信息。对于检疫不合格的牛羊,则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确保不合格动物产品不进入市场食品供应链。
4、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优化路径
4.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的法律地位和职责,是优化检疫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牛屠宰检疫规程》等,但针对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因此,需要各地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检疫对象、标准、程序、责任和义务,为牛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提供法律保障[1]。
4.2注重检疫部门建设
加强检疫部门建设,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是优化检疫工作的关键。首先,当地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检疫部门,明确各级检疫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分级管理。其次,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检疫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具备从事检疫工作的能力和资格。此外,还要加强对检疫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徇私舞弊现象[2]。
4.3加强屠宰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加强屠宰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使其规范屠宰操作流程,是优化检疫工作的重点。屠宰企业是保障屠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责任主体,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部分企业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内部管理不规范,肉检人员配置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也容易导致屠宰检疫工作漏洞。监管部门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屠宰场的监督管理,使其增强责任意识,防止动物疫情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4.4优化疫病监测和防控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是优化检疫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各地区要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牛羊疫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其次,要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方案,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疫病传播和扩散。检疫人员还要加强与农业、卫生、环保、执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农业主管部门、检疫部门需要加强与屠宰场之间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牛羊肉类来源和疫病情况。
结束语
总之,要解决目前定点牛羊屠宰场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屠宰检疫工作质量,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二是要注重检疫部门建设,提升检疫人员技能水平;三是要加强屠宰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四是要优化疫病监测和防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屠宰检疫应有的功能,保证市场上牛羊肉质品的质量安全,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
参考文献
[1]何生武;杨增新;杜秀花. 康乐县牛羊定点屠宰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 (09): 174-176.
[2]马文涛;张盼盼;黄飞翔;陈海涛. 浅谈对牛羊养殖过程违规使用“瘦肉精”的监管 [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2, (02):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