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养猪业规模也逐步扩大,给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在养猪场数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养殖技术水平较低,生猪容易感染疾病,威胁畜产品安全,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养殖场应提高对猪疾病的关注和重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及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守护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养猪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 猪疾病种类
1 .传染性疾病
生猪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部分养殖户由于畜牧兽医技术缺乏、饲养管理技术落后、违规使用兽药、猪舍环境差、疫苗接种不合理导致常见的传染病如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等经常发生。生猪感染传染病后,大多 引起发烧、食欲不振、皮肤发绀发红等症状,导致猪生长缓慢、料肉比增加,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部分人畜共患病还会威胁人类健康,引起食品安全隐患,给生猪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不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消化系统疾病
猪的消化系统疾病包含多种类型,如口炎、血性肠炎疾病等。该病主要引起猪呕吐、便秘、腹泻、生长消瘦等症状,引起猪消化不良,降低饲料的转化率,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来看,导致猪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方面是日常管理不 当或者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等的感染。
3.呼吸道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胸式呼吸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对猪的生长速度产生负面影响,继而影响养殖户的利润。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鼻黏膜红肿、鼻腔有黏性分泌物,该疾病虽然传染速度慢,但发病率较高,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引起猪 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4.寄生虫疾病
若猪的生长环境阴暗潮湿,则容易产生寄生虫,主要为疥螨、线虫、蛔虫、球虫、囊 虫、虱子等,寄生虫可寄生在生猪体内或者体外,寄生虫感染宿主后会掠夺宿主体内的营养物质并分泌毒素, 破坏宿主的组织细胞,降低饲料转化率,猪只出现生长缓慢、消瘦、抵抗 力下降,可能继发细菌及病毒感染,甚至导致猪只死亡,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5.猪链球菌病。该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一般通过猪之间的相互接触进行传播,具有多种血清型,导致猪患病的主要是链球菌1和2型,此类疾病多感染1~3月龄的仔猪,多发于夏季和养殖密度高的猪场,病猪主要症状为败血症、关节炎、脑膜炎、淋巴结脓肿等。 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且能够在人群中传播,会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2 畜牧兽医工作中猪疾病的预防措施
1 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猪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其次,猪病的发生不仅影响猪只健康,还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大力宣传猪病防治知识,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发生,提升养殖效益。同时,畜牧兽医部门还应与各村委会、养殖合作社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疫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工作。总之,加大猪病防治宣传力度,让科学养猪理念深入人心,能充分调动广大养殖户参与疫病防控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现代化养猪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这对于保障猪肉品质安全、促进养猪业健康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注重日常管理
养殖场应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做好饲料喂养和饮水管理工作,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合理制定饲料喂养计划,保证饲料的营养成分达到标准。在饲料喂养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过于单一,应该确保猪吃的是全价饲料。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加强对猪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提高,确保其能健康生长。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病猪之后应该及时隔离治疗。
3 加强疫病监测养殖户应加强对疫病的监测,及时发现生猪 的异常情况,对其进行有效防控,以避免疫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养殖场周围环境的监测,减少污染物进入养殖场内;在畜牧兽医工作中加强猪疾病预防措施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养殖户应该树立疫病防治意识,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和消毒工作,如果发现有环境污染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对于一些已经发生疾病症状的生猪要及时隔离观察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以避免疫情扩散造成更大损失。
4 强化检疫监督
生猪检疫是生猪疫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检疫监督工作的重视,将检疫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培训,让养殖人员充分了解生猪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对生猪疫病防治的意识和责任感;将防疫措施落实到每一位养殖户中,同时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严禁违法行为的发生。养殖人员还需要做好养殖记录、消毒记录,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养殖场不出现疫病传播情况。
5 加强检疫管理
增强检疫意识生猪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生猪防疫部门加强对生猪疾病的检疫管理,加大检疫力度,提高检疫意识。在检疫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生猪进行有效的检疫,不得存在任何漏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众对于生猪的检疫工作缺 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我国生猪在通过检疫后仍然会出现一些疾病传染现象。因此在加强生猪检疫工作的过程中要提高大众对生猪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此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猪疾病防治和控制工作中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养殖户对于生猪疾病防治和控制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整个生猪 养殖行业的管理水平。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生猪养殖过程中疫病的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生猪疾病防治工作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各个地区的生猪疾病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就会导致生猪养殖出现严重的疫病,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匡德春 . 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研究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3(1):38 ~ 39.
[2] 李小强 . 春季常见猪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12):247 ~ 248.
[3] 林志专 .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临床诊治及防控分析 [J].中兽医学杂志 ,2022(12):24 ~ 26.
[4] 梁时利 , 李国秋 . 畜牧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研究 [J]. 智慧农业导刊 ,2022(6):81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