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属于常见口腔疾病,迁延难遇,反复发作。其中持续性或是间歇性溃疡创面剧烈疼痛是疾病主要表现[1]。疾病发生后,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临床现今治疗疾病,主要从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溃疡面积以及缓解疼痛症状着手。思密达是疾病治疗常用药,但药物治疗效果受个体差异影响。有研究[2]指出,基于中医辨证理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21-74岁(47.72±14.28)岁,男性以及女性患者各有33例、27例,轻型、重型、疱疹型患者分别有35例、19例、6例,溃疡直径2-13mm(7.68±2.14)mm。观察组年龄22-73岁(47.84±14.37)岁,男性以及女性患者各有32例、28例,轻型、重型、疱疹型患者分别有33例、20例、7例,溃疡直径2-12mm(7.39±2.26)mm。上述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在用药前给予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擦拭口腔,获取3g思密达,充分搅拌并制作成糊状,将糊状思密达敷贴在溃疡创面部位,早晚分别进行一次口腔护理。
观察组联用知柏地黄汤治疗,基本处方如下,知母、山柏、山萸肉各有10g,生地 30g,茯苓 20g,山药、丹皮、泽泻、黄芪各有15g。若患者存在明显红肿以及剧烈疼痛症状,则添加连翘、麦冬各15g,大黄、栀子各10g;若患者存在经前乳房胀痛症状,则添加白芍20g,香附、柴胡15g;基于辨证结果,获取一定含量中药材,加水煎煮,获取300ml药汁,分三次用药,治疗期间禁止使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1疗程为1周,患者连续用药3疗程。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1)用药效果,基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标准,痊愈:患者的口腔疼痛症状消失,溃疡创面全部愈合。显效:患者的口腔疼痛症状显著缓解,溃疡创面愈合一半以上。有效:患者的口腔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溃疡创面全部愈合一半以下。无效:患者的口腔疼痛症状、溃疡创面无明显变化。(2)疼痛症状及溃疡面积,在用药前、用药1周后分别评估一次。
1.4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 n(%)和(x̄±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 X²和 t 检验,在 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用药效果评估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8.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1.67%,两组比较显示(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用药效果评估(n/%)
2.2两组疼痛症状及溃疡面积评估
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溃疡面积比较,用药前比较显示(P>0.05),用药后比较显示(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疼痛症状及溃疡面积评估
注:与同组比较,△P<0.05。
3.讨论
药物是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首选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消炎、止痛、促使口腔黏膜修复,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促使患者康复。但从实际调查可发现,西药治疗固然可缓解疾病症状,但创面愈合速度比较缓慢,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甚至会形成药物依赖性问题[3]。基于这一现象,临床将目光投向中医治疗。知柏地黄汤是临床比较推崇的一种中医处方,其中知母及山柏联合应用,可获得较好的清热降火以及清热解毒功效;茯苓及山药联合应用,可获得比较理想的化湿健脾功效;山萸肉联合其他药材,可有效补益人体肝肾;数味药材联合,可有效调节人体肝脏、脾脏以及肾脏功能,可改善微循环状态,促使血管扩张,还可发挥一定抗炎及抗菌作用,可进一步促进溃疡创面愈合,可更好的缓解溃疡创面疼痛症状。
由上可知,口腔溃疡采用西药思密达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知柏地黄汤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溃疡面积及疼痛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晓慧,刘永红,张晓光,等.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机制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2):1300-1304.
[2] 陆聆韵,沈小珩. 玉屏风散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虚实夹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6(3):540-544.
[3] 褚忠毅,韩建秋,王佳莹,等. 甘草泻心汤合封髓丹联合外用锡类散治疗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0,40(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