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层住宅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田雪

安徽省长江河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如今在我国建筑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住宅建筑的功能性不断增强,且建筑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目前的主流建筑形式,以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为主,为了更好的增加其功能性,高层住宅建筑中包含地下室工程的项目越来越多。地下室项目中主要应用的建筑材料为钢筋和混凝土,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按照相应规范操作进行,同时要保证地下室的防水能力,否则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将会影响高层住宅建筑的整体质量,会给施工留下安全隐患,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造成过多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高层住宅建筑中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介绍防水施工时应用的技术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防漏;防水施工技术
DOI:10.12721/ccn.2021.1573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如今随着高层住宅建筑功能性的不断增多,其内部多以地下室工程作为配套空间进行建设,且地下室多以钢筋与混凝土为建筑材料。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空间中,会使地下室的钢筋与混凝土被水气影响,从而出现腐蚀的问题,再加上被地下水影响,会导致地下室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渗漏的问题。而地下室一旦出现渗漏,将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缩短使用年限,对施工企业以及居住者来说都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就对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技术水平加以重视,针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其防水施工的质量。

1.防渗防漏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决定地下室防水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应用的施工材料质量,因此我们首先就需要对防水施工中应用的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质量和含量保证细沙碎石等的选择是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确定的,并且需要对混凝土样本进行监测出现问题要立即调整。由于浇筑混凝土时会有一定时间限制,所以要保证混凝土是一直处于被搅拌的状态,可以采用多台搅拌机共同工作,对其进行持续搅拌。由于混凝土有收缩的特点,所以要想使收缩问题得到缓解,可以按照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同时提升其抗渗透能力。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等级确定是以混凝土的抗渗漏能力决定的,因此当水与石灰比例控制在0.5时,能够使混凝土拥有较强的强度以及防水性能。决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原材料的配合比,只有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配比,才能使混凝土充分发挥其强度和防水能力。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输送泵进行运输,因此要保证输送泵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使混凝土在其中良好流动。在实际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做足准备工作,包括对输送泵的压力进行测试,能够检测出输送泵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压力不足要进行调整,否则会在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阻碍施工顺利进行,延误工期。在楼板混凝土浇灌工序过程中,应该注重楼板混凝土的重量不宜过重,厚度不宜过厚,否则在浇灌过程中容易产生缝隙。因此,有必要从地板的两侧同时倒出,严格精算和掌控混凝土初始凝固的实践,必须进行二次振动,振动后,混凝土逐渐被压实。底面应压平整以利于公共利用,并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同时做好隔热工作,阻止混凝土与外界温度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差,以避免混凝土温度升高造成收缩并再次引起裂纹。混凝土外墙的温度差异要求更加严厉,此外,必须确保增强钢筋保护层的稳定性。外部维护工作大约在15小时内完成。

2.铺设改性沥青和防水卷材

在防水施工中铺设防水混凝土的工作做好了,就相当于完成了基础的防水层,这必须要求铺设防水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目前一般采用的都是沥青防水材料,因为它物优价廉。在铺设卷材之前,必须清理混凝土表面和保护壁面的碎屑,不得有不平坦的表面。在铺设沥青防水膜之前,必须再次抹平表面。当底层混凝土的干燥率小于15%的时候,就可以铺设了,超级市场不允许进行电气测试。当聚集的水分含量较大时,应使用喷枪进行干燥。基础处理剂应均匀使用,一旦成型,就不能重复应用或留空白,厚度控制在3毫米,太厚或太薄都会使铺设结果差。防水线圈与混凝土垫层的结构一起铺设,首先需要附着层的过程,然后是内部,最后是平面。平面和高程交界处接缝不少于7毫米。在立面和平面的交界处的阴角和阳角处应附加一层,并根据钢筋的形状紧密贴合。地板基础层应用于空铺或发粘的情况,外墙应用于全铺。沉降到间隙中,必须控制沉降量以防止损坏防水层。这些卷册错落有致,使上部线圈覆盖在下部线圈上,以规避不能完美接缝。

3.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3.1防水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的定义是在混凝土浇灌中,应前期规划需要或施工要求分段浇灌,在前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因为先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也过凝固时间,而与后面浇筑的混凝土产生的接合面,这就是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工作是防水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施工缝的施工处理不合理,则会消弱整个建筑的抗渗漏的性能。施工缝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给防水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并影响建筑物后期的正常使用。防渗防漏混凝土与地面必须连续浇灌,决不能因浇筑的不连续而产生施工缝。地下室的外墙建筑缝中只能保留水平建筑缝。浇筑施工缝时,应清除浮渣和碎屑,并在表面上铺一层混凝土护理剂,其厚度约为30毫米。防水混凝土应该及时浇灌混凝土以振动和压实。

3.2穿墙螺栓的防渗漏处理

在采用混凝土浇筑墙体施工时,必须要采用拉力螺栓固定。就有必要处理防止螺栓渗水漏水的隐患,也应该考虑防止因为螺栓破坏混凝土的防水。外墙可使用排水螺栓和安装其它防水道具,比如止水环。止水环由直径为70毫米的5毫米厚的钢板制成。 施工时,应该把止水环牢牢地焊接在螺栓上,不要有缝隙。撤走外墙螺栓的夹板以后,必须要在根部切开约20毫米深的道口,用焊枪将螺栓烧毁,并用防水砂浆填充该间隙,以消除任何间隙,泄漏点,排除隐藏的危险,以达到防渗漏的效果。

3.3穿墙管道的处理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中有很多穿墙管,其中几乎所有的穿墙管都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开展防水施工工序的时候也应该需要进行防渗漏处理。在浇筑混凝土墙前,应该把穿墙管道埋在地表之下,还必须在套管上焊接止水环,以防止穿墙管渗水漏水。穿墙管与墙角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40毫米。止水环的安装应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焊接,止水环的安装位置必须精准再固定,它的一端应该跟预留的钢构焊接。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中灌入沥青,细砂石,密封液胶和混凝土之类的软密封材料,并压实扎紧不得留缝隙。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层住宅建筑物越来越多,且更多都以地下室工程作为配套空间,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耐用性和安全性能。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如混凝土的浇筑,防水建材的安装,子项目的防水施工,从而确保整个高层建筑的防水功能。

参考文献:

[ 1 ]胡明玉.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各项技术要求以及技术规范参考[ J ].科技与企业,2016(09):1-12

[ 2 ]张彤·浅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渗漏处理措施[ J ] .四川建材,2006(06):46-48

[ 3 ]郭华.高层建筑防水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要求探讨[ D ] ·山西大学,2016(08):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