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特点
在地下工程中,盾构技术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然而,复杂地质条件,如软土、砂土、粘土、砾石、岩石等多种地层类型的存在,为盾构掘进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些地层类型不仅会对盾构机的掘进造成困难,还会对盾构隧道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复杂地质条件。软土通常具有高含水量、低强度和低模量的特点,这使得盾构掘进时难以保持隧道的稳定性。砂土则由于其松散的结构,容易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坍塌。粘土具有粘滞性,掘进时盾构机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和扭矩。砾石地层中,砾石的大小和分布不均,会对盾构机的切削和掘进造成困难。而岩石地层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需要盾构机具备更高的掘进能力和功率。
2.盾构施工技术应用流程
2.1前期准备
在盾构施工开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包括地质勘探、工程设计、盾构机选型、施工组织等。地质勘探是了解地层情况、评估施工难度和风险的关键步骤。工程设计则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隧道走向、埋深等因素,确定盾构机的掘进参数、支护方式、注浆方案等。盾构机选型则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盾构机型,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施工组织则需要考虑施工周期、人员配置、物资供应等因素,确保盾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2盾构机的进场与安装调试
盾构机作为盾构施工中的核心设备,其进场与安装调试是确保盾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在盾构机进场前,首要任务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和平整。这包括移除障碍物、清理废弃物、平整地面等,确保盾构机能够顺利进入施工区域并安置到位。
盾构机进场后,紧接着进行的是安装调试工作。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对盾构机进行详尽的功能测试和参数调整。这些测试包括机械系统的运行测试、电气系统的稳定性测试以及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等。同时,根据施工的具体需求,还会对盾构机的掘进参数、支护方式等进行精确调整,确保盾构机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稳定、高效地工作。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盾构机的安全性能。技术人员会对盾构机的安全装置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保障施工人员和机器本身的安全。
2.3掘进施工
掘进施工是盾构施工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盾构隧道的质量和稳定性。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掘进参数和支护方式。例如,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可能需要采用较慢的掘进速度和较强的支护措施,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掘进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时监测掘进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掘进速度、掘进压力、支护结构变形等,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避免隧道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此外,掘进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例如,在掘进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影响,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2.4盾构机的拆卸与退场
当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盾构机需要进行拆卸和退场工作。在拆卸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盾构机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安全拆卸并运输。这包括对机械部件的清洁、润滑和紧固,对电气系统的检查和调试等。
拆卸完成后,盾构机将被运输回原地或转场至下一个施工项目。在退场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这包括对残留物料的清理、对施工现场的平整和绿化等。
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市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3.1盾构机选型与适应性分析
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盾构机的选型成为了决定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盾构机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到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特性,如软土、砂土、岩石等不同地层类型。这些地层类型对盾构机的性能有着各自的要求,因此在选型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工期要求以及成本预算等多个方面。
对于软土和砂土等软弱地层,盾构机需要具备较大的切削力以及快速的推进能力,以确保施工的高效性。而对于坚硬的岩石地层,盾构机则需配备强大的破岩系统,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岩石条件。
除了盾构机的选型,其适应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这涉及到盾构机的掘进参数、刀具配置以及泥浆循环系统等关键要素。在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盾构机在不同地层类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确保盾构机能够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稳定工作,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
3.2地质勘探与预处理
盾构施工前,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钻探、地质雷达等多种勘探手段,对隧道沿线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地层类型、厚度、分布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盾构机的选型、掘进参数的设定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若发现存在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情况,需提前进行预处理。这包括注浆加固、超前支护等措施,旨在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盾构机的掘进顺利进行。
3.3盾构机掘进控制
盾构掘进过程中,掘进参数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需对切削深度、推进速度、盾构机姿态等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盾构隧道的质量和稳定性。此外,盾构机的刀具状态也直接影响着掘进效果,因此需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保持刀具的良好状态。
同时,掘进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掘进面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泥浆循环系统,将切削下来的渣土及时排出,保持掘进面的清洁。这不仅可以提高掘进效率,还能有效防止掘进面的坍塌和变形。
3.4泥浆循环与渣土处理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泥浆循环和渣土处理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合理的泥浆循环系统能够将切削下来的渣土及时排出,保持掘进面的清洁和稳定。同时,泥浆还能起到润滑和冷却刀具的作用,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对于排出的渣土,需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这包括对渣土进行分类、分离和回收利用等措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3.5施工监测与反馈
盾构施工过程中,施工监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掘进速度、切削深度、泥浆压力等施工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施工监测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这些技术还能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预测和防控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盾构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语: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市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盾构施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推动市政地铁隧道建设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先进的盾构施工技术应用于市政地铁隧道建设中,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建辉.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方案研究[J].市政技术,2021,39(5):52-55.
[2]黄超群.小净距叠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4):120-124.
[3]王建亮.岩溶复合地层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J].城市住宅,2020,27(5):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