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分析

曾蕾

湖北金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安全性高等优势,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也面临着一些管理上的挑战。因此,研究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化
DOI:10.12721/ccn.2024.15706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工厂化生产;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生产方式,各个构件在专业化的工厂中进行生产,通过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2)工期压缩;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可以将工厂与现场施工并行进行,有效减少了施工时间。因为构件在工厂中进行制作,时间可以更好地控制,并且现场施工只需进行组装,避免了很多传统施工中的繁琐工序,从而缩短了工期。(3)设计灵活性;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和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更灵活多样的建筑形式。

1.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与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设计、生产、运输、组装和装修等阶段。(1)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布置规划、构件设计和组装方案的制定。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确定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种类、尺寸和连接方式,并进行结构计算和模拟分析。(2)生产阶段;在生产阶段,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模具制作、钢材加工和混凝土浇筑等工艺,将构件进行预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尺寸,确保构件的精准度和一致性。(3)运输与组装阶段;将预制好的构件通过运输工具运送到现场,并进行组装。(4)装修阶段;组装完成后,进行建筑的内外装修工作,包括墙面、地板、天花板、门窗和设备安装等。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多种装修方式和材料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装修[1]

2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实施难点

2.1现场环境空间狭窄、地形限制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是将设计好的构件进行预制,然后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从而大大减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但是,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实施,也会受到空间狭窄、地形限制,以及施工环境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2]

2.2施工流程及标准复杂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包括测量、运输、组装、拆卸等,使得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方式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管理难度。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流程会涉及不同的施工标准,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其具体施工流程及标准的合理设计。此外,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行业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行约束与管理,导致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实施缺乏一定的监管。

2.3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由于该技术相对传统施工方式更为先进和复杂,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而一些施工人员可能缺乏相关培训和经验,导致其专业素质不够,难以适应新型建筑技术的要求。这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质量问题或延误,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4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由于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自身存在的诸多特点,其与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其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例如,在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木模进行施工,而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这些都增加了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难度。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工程设计人员要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这些问题使得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变得更加复杂以及困难[3]

3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3.1基于标准化优化

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通过设计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等,能够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建筑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也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施工标准化还可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施工事故和纠纷,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基于标准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具体为:第1,通过制订统一的设计标准,确保各个建筑部件的尺寸、规格、连接方式等都符合标准,从而方便生产和施工。第2,通过制订统一的施工标准,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规范,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2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培训,施工人员可以不断学习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督导与指导,确保他们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企业还可以设立奖励制度,激励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通过奖励优秀表现,可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要鼓励施工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

3.3进行全过程工期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中,工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期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第1,需要精确到每一个施工细节。从设计阶段的预制构件制作,到施工现场的装配安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时间节点。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需要紧密合作,确保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和安装等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顺畅,避免的浪费和延误。第2,工期控制还需要充分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需要高效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4完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

一方面,要完善施工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如BIM建模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可以提前规划施工流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浪费,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要优化施工设备。选择适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先进设备和机械,如塔吊、吊篮、模板支撑系统等,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通过不断完善技术与设备,进而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建筑施工。

3.5加强施工检验

在进行施工检验时,需要结合设计要求、材料性能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检验,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满足要求。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第1,检验预制外墙、预制楼梯和预制阳台等构件的质量,防止出现裂缝。第2,加强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并保证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环节符合质量标准。第3,加强对预制构件的验收工作。在进行预制构件验收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验收,避免出现问题。第4,加强对预制构件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保证预制构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充分挖掘并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独特优势,才能大力推动建筑产业向着更高效率、更加环保的方向不断迈进。我们衷心期望,本文对于相关研究领域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探索和借鉴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伟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23(4):34-36.

[2]王根红.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23(1):161-163.

[3]温焕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23(1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