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

史伟伟

延安市市区河道管理处,陕西省延安市,716000

摘要: 随着现代发展的不断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进步,施工人员要对边坡的施工技术精益求精,不断进行深刻的探讨分析与研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施工当中。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加强抗滑效果;施工要点;锚固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07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年来,在人们对边坡加固工作的高度重视下,要想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发挥最高作用,关键在于后期工程的加固与修整工作以及对施工环境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创造价值、发电、防洪灌溉、储水等功能的有效发挥,前期边坡加固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工程的重中之重。

1加强边坡的抗滑效果

1.1沉井技术的运用

在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可以利用沉井技术将高边坡的抗滑挡土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从而达到改善边坡稳定性的作用。设计沉井结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加强边坡的抗滑效果,但也要根据施工的实际场地条件以及其受力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沉井结构。沉井结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混凝土框架,因此不能进行整体施工搭建,只能细分为数节。在沉井的施工过程中,要熟悉施工流程,包括实际施工场地的流畅度、平整度,在沉井制作中可同时进行,最后需依次进行封底、沉降下沉等操作流程。在实践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影响沉井的下沉质量。井壁土体所造成的摩擦作用也会影响沉井的下沉质量,需最大限度地减少井壁摩擦作用。在施工挖土下沉前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也尤为重要,必须在挖土施工下沉前达到一定的强度标准。在沉井操作中将误差做到最小化,同时在沉井下沉操作中要注意防偏、纠偏问题,封底的质量关键在于基底的清理程度并且在封底浇筑前强度的准备工作,确保封底质量不受影响。

1.2混凝土桩技术的应用

提升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在于混凝土桩技术,利用土桩的应力,将土桩打入边坡外侧之后不仅能大大提高边坡的稳定性,而且能抵御外力所带来的作用力。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为避免设计边坡时混凝土土体从土桩中流出,所以对混凝土桩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在实施工程时,由于抗滑桩的功效和类别都大不相同,桩体与桩体之间产生的距离需要达到工程施工标准,因此,对抗滑桩也有严格的施工要求。就施工情况而言,混凝土抗滑结构施工方式的运用相对比较普遍,下部相互间隔、顶部相互连接的桩体施工形式也十分常见。运用这一施工技术不仅专业设备使用较少,而且工艺处理方法也相对简单。多数专业施工人员都愿意使用混凝土抗滑桩加固的方法进行施工,其施工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想抗滑桩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必须控制好钉入的深度。一般边坡岩层的抗滑桩深度达到1/3左右最好,要想在没有岩层的边坡上也能起到显著的抗滑效果,只需要把抗滑桩放入稳定土层中。抗滑桩的灌浆环节必不可少,其作用在于提高桩体与岩土的密接度,桩体在有下滑力的产生时可以承受更强的承重力,使其达到混凝土抗滑桩的使用效果。

2边坡开挖支护施工要点

2.1对整个施工方案进行规划整合

在工程施工开展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整个施工方案进行规划整合。首先,专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实际地质环境分析各项数据指标,勘察边坡是否有裂缝或开裂等风险。在确保施工计划可行之前要对岩石层的风化程度和领域方位有明确的了解。其次,在边坡开挖支护开展中要明确施工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及施工人员开展工作的流程,及时对施工方案中欠佳之处进行合理改进,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钢筋铺设要点

钢筋铺设的作用是为了边坡岩体遇水出现岩体崩塌陷落时能够提升边坡稳定性,主要是将钢筋铺设在边坡破碎区域形成钢筋网。为了给专业施工人员铺设钢筋网时的运输环节提供便捷,钢管搭建脚手架主要采用ϕ48mm,铺设钢筋网面积为4m2,以此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保障边坡的稳定性要注意在钢筋网铺设时应贴合边坡岩石的表面并且在铺设完成后与坡内本身的锚杆头实施焊接。

2.3混凝土施工要点

边坡开挖支护施工能否完美实施离不开混凝土在施工时对整个施工质量的影响,这也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喷混凝土法是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作业惯用的施工手法。它的作用在于可以使边坡开挖后的层面密封更加牢固,尽可能避免后期在非可控因素下出现分化。边坡的稳定性一直是施工时所强调的一大原则,整个边坡面层需要用到砌砖石进行修建并对修建完毕后的边坡进行平整度的检测。最后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喷射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还要检测工程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指标,进行30d的养护工作时如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也要及时处理。

3高边坡锚固技术

3.1喷射混凝土护坡

施工人员利用专业的施工机器直接高效化地解决高边坡防护的混凝土材料,使喷射混凝土护坡技术的加固实施过程起到显著的效果。高速喷射混凝土构建起的临时支架结构在混凝土护坡加固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比下来,混凝土支护不仅比木制支护承受能力强,又比钢支护所需要的成本更少。在锚杆的搭配作用下,喷射混凝土的护坡技术难度能够有效降低。高边坡加固在锚杆施工的作用下,不仅材料的损失有所下降,而且技术难度也大大降低。为了提升高边坡防御的性能,以及预防高边坡岩土的长时间外露,减少高边坡混凝土的模板部分并去除拱架安装,不仅能够让施工人员高效率完成开挖,而且能合理利用洞内空间。

3.2锚固洞

锚固洞的施工给高边坡的加固带来了便利,它的作用在于促进高边坡加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减少高边坡的失衡,施工人员必须要对锚碇隧道按照规范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逐层、有序地进行施工。为提高锚碇隧道的防滑作用,运用跳挖法能在同一高度层面发挥最大的作用力防止结构面的不利作用,保障锚碇隧道的防滑效果达到预估水平。

3.3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对边坡的防滑效果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预应力和锚索的相互作用能够增强对边坡预应力的挤压作用从而使高边坡的稳定效果得到增强。在预应力的有效作用下形成锚索和注浆混凝土框架结构,高边坡的挤压作用所产生的正压力转化为抗滑力,预应力锚固技术既能稳定高边坡的加固效果,又可以很好地制约不稳定结构的发展,从而提高高边坡的结构优势。预应力锚固技术的有效应用既可以分离超负荷承重,又可以减少损失效力,不仅能减少施工的开挖工作量,而且达到了边坡加固的目的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基础工程的一种,地质状况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展开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确保工程顺利展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稍有不慎,产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在实施工程之前需要对施工的地理实际环境情况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性的专业分析,预先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边坡加固方法以及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方针。本文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良冬.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高边坡加固技术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201-202.

[2]宋瑞萍.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17,24(07):301.

[3]路盘遵.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与处理技术综述[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4):137-138.

[4]石冬梅. 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20(02):157-158+160.

[5]赵芳. 浅析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