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刘陈成

新疆哈密市,哈密市第十三中学,839000

摘要: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类的科技水平高度发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美术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美术教育”也成为高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高中时期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美术创作,想要在美术作品中体现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抒发饱满的情感,这就需要高中教师们,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可以营造团结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感知美、创造美。本文将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体现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学作用,并通过情感教育的融入帮助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美术教学更加富含灵性和魅力。例如在湘教版高中美术《光色心情》中,通过不同的色调处理,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1.15705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中日益完善,高中教学逐渐迈入素质教育的门槛。情感教育的融入,使美术教学过程富含人性魅力,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洞察力和交流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高中美术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用心灵感受事物,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端正高中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高中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情感教育,可以使高中生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学生求知欲的关键因素就是兴趣,因此兴趣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教师在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应主动融入情感教育,以此发挥美术教育的情感效应。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体验为主,从而激发高中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向往,提升高中生在美术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应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体,要努力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从而和高中生们建立友好的朋友关系,高中教师也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采取新的授课方式,把情感教育更多的融入到教学中,从而使高中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让高中生们感知到生活中的美,将这些生活中的美好运用在美术创作中。

二、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学意义

(一)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提升高中生审美能力

想要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的融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需要高中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首先,高中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高中生尽可能从内心感知美。例如,高中教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物与绘画相结合,使学生对绘画理念有更具体的认知。高中生通过体验与观察,增强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长此以往,不但可以培养高中生的良好观察习惯,同时也能提升高中生自身能力。其次,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能让高中生从内心感知美,并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冲击学生感官,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最后,高中教师也要多组织写生类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认知美,也要通过组织的一些漫画比赛、画报展览等,激发高中生自我表现欲望。

(二)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提升高中生想象力

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要让高中生的想象力不受局限的尽情发展,这就需要对高中生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教师要尊重学生对美术的见解,尊重高中生的个性,以此培养高中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下,高中生才能做到敢想、会想,想要高中生敢于创造就必须打开其思维的枷锁,教师要学会“适当”的相信学生,并做到与高中生一起放飞思想的翅膀,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丰富高中生的想象力。

(三)在教学过程融入情感教育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深高中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作者的感悟和认知,从而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高中教师要运用多样教学方法及丰富的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美术课的自身魅力,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其次,高中美术教学也应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让高中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美术作品充分进行想象,让高中生通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思考和感悟,来强化高中生对美术作品的见解,从而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再次,让学生和自然风景与实际生活进行充分接触,积极体验与参与美术学习,让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艺术美,以此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在情感教育中提升教学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营造和谐师生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实现通过情感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实现美术教学过程中,以情感教学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想要建构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要做到亦师亦友的教学关系。想要做到亦师亦友的教学关系,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尽量做到教师和高中生间平等进行对话,教师一定要做到主动放下“架子”不在“高高在上”。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平等。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不敢言语,也很少进行互动,更别提沟通和交流,死板严肃的教学无法在学生之中产生情感共鸣,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更是被学生深恶痛绝!这就是学生不爱学习,老师厌恶教书的恶性循环。如果在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以情感教育为中心,设计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高中生自主思考,就能营造出和谐的师生氛围。其次,高中教师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突出难点、重点,对其进行结合运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爱上学习美术。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想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要正确的认知美术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引导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提升高中生对美学的感知,而情感教育的融入,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做到与高中生共同“感知”美的生活,从而提高高中生的幸福指数,这对教学理论和实际生活都有积极意义。例如,湘教版的高中美术主要表达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就是教导高中生用审美眼光看美术作品及身边的各种事物,及时发现美、感知美,进而感知生活的美好,而提升这种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关系下共同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相互成就。教师和高中生的共同提升,对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和教师在教育学习中的积极态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艺术多元化和美术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高中的美术教学也逐渐得到全面普及,并渐渐成为艺术创作类的教育课程专属词汇,很多学校也对高中美术非常重视, 将美术教学列为主要科目。对美术本身来讲,就是引导学生创造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过程,美术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教学策略,不仅激发高中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更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丰富和充实,使美术教育这门科目更加富含灵性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戴良芬. 探究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 艺术教育,2015(11):85.

[2]李长龙.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融合性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8(04):147.

[3]胡玲玲,李国武.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6(3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