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探索——以成都工业学院陈毅纪念园为例

李立明 黄映雪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当代大学生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利用校内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
关键词: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探索
DOI:10.12721/ccn.2021.157070
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立项课题“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探索”(课题号:15SA0095)。
文章地址:

一、引言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让风清气正、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我校建有得天独厚的校内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纪念园,利用基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然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价值目标层面、社会价值取向层面和个人价值准则层面为新时代大学生指明了人生价值方向和价值追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随着信息网络化升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价值观较量成为必然,面对我国从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大学生必然价值追求,事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需主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弘扬红色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渐形成的。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是不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使历史和现实相连,使红色文化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源。从近代历史看,中国人民为结束战乱频仍、上河破碎、民不聊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期盼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共七大提出的“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继承和发展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体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性。

四、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

1、陈毅纪念园是我校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校创办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本着“实业兴国、实业救国”的理念由政府举办的实业学校。陈毅元帅于1916-1918年间就读于原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现成都工业学院)染织专业。1919年,18岁的陈毅考入赴法勤工俭学。从此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开启了革命的一生。

作为校友,为纪念陈毅元帅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建立的不朽功绩,我校在校园内按就读旧址修建了陈毅纪念园。2011年8月,在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前夕,陈毅纪念园落成。为了全面展示陈毅革命精神和新中国奋斗史的重要篇章,在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布展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纪念园内,分设了实物展、陈毅生平图片展、弘扬陈毅精神成果展三个部分,展出珍贵照片2千余幅。并对陈毅精神进行了专门总结提炼,修建了“陈毅精神墙”,通过纪念园全面展示陈毅元帅追求革命真理,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热爱人民、忠于人民,严以律己,虚怀若谷的坦荡胸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韧不拔,在危急关头勇担大任的大无畏精神;仗义执言、刚正不阿,戎马倥偬、文韬武略,光明磊落的战斗人生。

经过努力建设和积极申报,我校陈毅纪念园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四川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川委[2013]397号文件)。此次获批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单位仅八家,我校陈毅纪念园是本次获批单位中唯一一所依托高校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校内基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探索

为充分利用校内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挖掘陈毅元帅一生中体现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开展了系列对陈毅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把陈毅精神运用于大学生日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首先是将陈毅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进教材、进课堂,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广泛收集陈毅精神内容并写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材中,形成了以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讲授为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等多门课程渗透的教学模式。

其次,我校还围绕陈毅纪念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陈毅精神活动教育。比如我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将参观校史展览馆和陈毅纪念园作为必选内容;正如一位参加了陈毅纪念园一名新生在观后感写到:“做为一名成都工业学院的新生,真没想到学校有这样好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为之感到骄傲。参观了陈毅元帅的生平事迹,更多的是激荡了我的激情,激发了我不断奋进的斗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社团的活动和党组织生活中大力开展陈毅精神的演讲赛、辩论赛、征文比赛、陈毅纪念园学生解说员风采大赛,走进陈毅故里等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培养坚定内心信念、增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自信心,传递正能量。

为更好地弘扬陈毅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校免费面向其它高校、中小学校和社会开放。陈毅纪念园组建了了以“讲”促“学”,边“讲”边“学”,自我教育的学生讲解队伍,每年从上百名的自愿报名中遴选出20余人的学生志愿者讲解员队伍,通过参与讲解培训、亲身讲解历史,领悟和学习陈毅精神,进一步培育了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讲解员卿珈西讲到:我每讲解一次陈毅纪念园,感觉就又多了一次与“学长”“元帅”的近距离接触,感觉离陈毅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又近了一步,更加亲身体会和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陈毅纪念园作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校将继续加强基地建设,深入挖掘基地的内涵价值,用好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强化教育基地的实际效果,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立明,男,1972年9月生,汉族,四川广安人,学历:硕士 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单位:成都工业学院保卫处

第二作者:黄映雪,女,1975年12月,四川宜宾人,汉族,职称:助理研究员,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单位:成都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