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在现代医疗中,护患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以及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中良好、高效的沟通是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前提,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1]。它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治疗效果,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针灸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身体状况较为复杂,对护理的要求较高,其护理工作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韩金金[2]学者认为,治愈疾病的关键是配合对症护理,护患之间搭建融洽的护患关系能减少医疗纠纷且增加信任感,掌握沟通技巧及专业的理论知识后合理制定护理计划。针灸科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为探讨针灸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主要技巧及其效果, 我科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观察组男性 26 例,女性 24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年龄(58.5±7.2)岁;对照组男性 25 例,女性 25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年龄(58.8±7.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方法如下: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要主动热情,亲切友好,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需求等,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
2. 运用恰当的沟通语言: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选择合适的沟通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让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护理人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要用温和、委婉、礼貌的语气,不要用生硬、粗暴、冷漠的语气,以免引起患者的反感和不满。
3. 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提问、反馈、共情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认可。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与患者产生共鸣,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4. 运用多种的沟通形式: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多种的沟通形式,如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肢体语言沟通等,与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沟通。护理人员要通过口头沟通向患者介绍针灸治疗的目的、方法、效果等,让患者了解针灸治疗的基本知识。护理人员要通过书面沟通向患者发放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让患者掌握针灸治疗的相关技能。护理人员要通过肢体语言沟通向患者传递关爱和温暖,如微笑、拥抱、握手等,让患者感受到被呵护和陪伴。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
1.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看法和意见,从而不断改进护理质量。本次研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护理纠纷发生率
护理纠纷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纠纷和投诉的数量与护理工作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护理纠纷发生率越低,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越高。本次研究采用自制的纠纷记录表进行记录,分为无纠纷、一般纠纷、严重纠纷三个等级,纠纷发生率=(一般纠纷+严重纠纷)/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有30例,满意有18例,一般有1例,不满意有1例,其护理满意度为 96.0%(48/5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有22例,满意有19例,一般有8例,不满意有2例,其护理满意度为82.0%(41/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二)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无纠纷有49例,一般纠纷有1例,严重纠纷有0例,其护理纠纷发生率为 2.0%(1/50);对照组患者护理无纠纷有42例,一般纠纷有6例,严重纠纷有2例,其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6.0%(8/50)。观察组患者的纠纷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率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四、讨论
(一)针灸科护理的特点
1. 患者群体的特殊性:针灸科的患者通常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或疑难杂症的人群,他们对于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有着较高的期望。因此,在针灸科护理中,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2. 护理技术的复杂性:针灸科的护理技术涉及到穴位定位、针灸操作、拔罐、艾灸等多个环节,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3. 医疗风险的存在:针灸科的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如穴位定位错误、针灸操作不当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不适或不良反应。因此,在针灸科护理中,需要更加注重护理安全,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护患沟通技巧对针灸科护理的影响
1.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让患者更好地了解针灸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2. 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在针灸科护理中,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尊重,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3.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针灸科护理中,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护患沟通技巧的概念与技巧
护患沟通技巧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它包括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个方面,旨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护患沟通技巧的原则包括:
1. 尊重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不歧视、不侮辱、不伤害患者。
2. 倾听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及时回应患者的问题和疑虑。
3. 表达清晰:护理人员应该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明确,避免使用模糊、含混、模棱两可的语言。
4. 建立信任: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5. 保持冷静:护理人员应该在沟通中保持冷静、客观、理性,避免情绪化和冲动行为。
6. 尊重隐私: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四)针灸科护理中常见的沟通障碍
1.患者因素
(1)语言障碍:患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导致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语言沟通存在困难。
(2)文化差异:患者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针灸治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导致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文化沟通存在障碍。
(3)心理障碍:患者可能因为疼痛、焦虑、恐惧等因素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4) 缺乏知识:患者可能对针灸治疗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导致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2.护理人员的因素
(1)缺乏专业知识:护理人员可能对针灸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导致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2) 沟通技巧不足:护理人员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解释等,导致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3)态度不佳:护理人员可能存在态度不佳的情况,如不耐烦、冷漠、歧视等,导致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4)缺乏信任:护理人员可能因为自身原因或医院管理原因,导致患者对其缺乏信任,影响沟通。
3.环境因素
(1) 噪音:针灸科可能存在噪音污染,如医疗设备的噪音、人员嘈杂等,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2)光线:针灸科的光线可能过强或过弱,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3)温度:针灸科的温度可能过高或过低,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4)空间布局:针灸科的空间布局可能不合理,如病床过于密集、通道狭窄等,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五) 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中的应用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该热情、耐心地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2. 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针灸治疗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处理患者的情绪和疼痛:护理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情绪和疼痛,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焦虑。
4. 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和进行针灸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六)展望与未来
1.研究内容:除了评估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外,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心理健康、疼痛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创新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移动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和远程监测等,提高护患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论
常规的护理沟通方式无法满足患者维护自身权益保护意识的提升,使护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频发,究其原因多为护患沟通不畅所致,因此为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及隔阂,需要更为有效的护理沟通措施,以保证护理观点的正确传达[3,4,5]。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同时,护患沟通技巧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 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对象的局限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采用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中的应用。同时,未来的研究还可以关注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健康结局之间的关系,为提高针灸科护理质量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了提高针灸科护理的质量,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参考文献
[1]周燕.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6):141-142.DOI:10.16040/j.cnki.cn15-1101.2015.06.168.
[2]韩金金.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4):3958+3947.
[3]胡凯梅.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对传染科护理的质量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1):108-109.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7.31.080.
[4] 帕提古丽·麦麦提吾热依木,吾热古丽·托合提麦麦 . 护患沟通 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J]. 养生保健指南,2020(5): 136.
[5] 许艺娟,吴春媛 . 护患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J]. 饮食保健,201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