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技术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合理运用科学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防渗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保障工程自身稳定性及抗震性等特点外,还要避免渗漏问题出现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以此避免由于水利工程自身质量问题对人们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保障人们自身生命及财产方面的安全。为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此对相应的施工环节进行规范,确保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地基渗水现象的出现。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通过对施工环节具体方案进行制定,并根据相关方案采取施工技术与措施,并加强施工设备的应用,确保在施工周期内完成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同时,对施工的效率与质量进行保障,进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及运转过程的进步与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内容较多,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已不再是独立的学科,而是要多方面共同参与设计和施工。但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中,渗漏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一些环节和部位达不到标准要求,因此导致坝体和坝基大范围渗漏,给整体工程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将防渗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渗漏发生的概率,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水利工程中渗漏问题分析
2.1防渗漏材料不足
部分防渗漏材料的选用,没有在性价比方面达到最优,很多材料本身都表现为过时产品,以至于在施工中,出现了很多的恶性循环,有众多的安全隐患。防渗漏材料的应用过程中,未充分遵循综合原则,总是大量的应用一种材料来完成工作。表面上,单一材料可以在专业性方面较为突出,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单一材料的性能和最终的成果则非常不显著,产生的安全隐患也比较突出。防渗漏材料的操作上,根本没有达到稳定供货的效果,某些重要的材料往往是出现了供货中断的现象,而水利工程则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只能是选择其他的材料来代替,最终造成的渗漏问题比较多。
2.2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水利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工序多、难度大,需要在施工前开展较为全面的实地调研工作,以合理确定使用方案、施工技术等。对于防渗技术应用方案的确定需要结合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地点的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最终的科学合理选择。但受到施工管理、监督人员安排等因素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应用方面的管控缺乏一定的重视性,使得施工技术效果和与其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进而造成渗透问题的发生。
3、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3.1复合土工膜技术
复合土工膜技术属于一项新型的防渗技术,工作原理是使用复合土工膜材料在工程建设期间构建防护膜,以此产生良好的防渗漏效果。通过相关探究看出,复合土工膜技术产生的作用非常高,具体表现为减少成本输出、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防渗效果极高等,基于该项优势,使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水利水电防渗漏环节中,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复合土工膜材质类型多种多样,相关人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开展情况以及特征选择与之相符的复合土工膜,检查施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在施工期间,将复合土工膜和防渗墙体结构相互衔接一起,从而产生最佳的防渗效果。最后,注重复合土工膜保养现象,保持合理温度以及湿度,以免发生差值变化现象。
3.2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这种灌浆技术适用于地质中含有较多岩石颗粒的地质环境,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注意两点问题:一方面施工人员需要合理设置帷幕的深度和位置,确保帷幕与堤坝紧紧固定,以发挥帷幕的防渗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灌浆时需要注意帷幕表面孔眼,根据数量可分为双排孔和多排孔。防渗帷幕灌浆技术就是将提前混合好的泥浆注入这些孔眼中,泥浆主要原料是黏土和水泥,由于灌浆所需泥浆量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施工需要提前准备好原料,保障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灌浆完成后两周之后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一般采取抽检的方式,抽检比例要高于10%,一旦发现存在灌浆孔密封质量问题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帷幕防渗效果。在实际防渗灌浆技术中,防渗帷幕灌浆技术存在较多不足,通常情况下不会单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防渗处理,而是作为补充性施工技术配合其他防渗技术共同进行。
3.3灌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中,灌浆技术是常用技术,防渗效果明显,且灌浆技术种类繁多,不同的技术种类规范要求不同,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选择灌浆技术,从而保障防渗效果。常见的灌浆技术有2种,分别为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和控制性灌浆技术。其中,在高压喷射灌浆法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首先应确定钻孔位置,然后根据土层结构选择螺旋式或摇摆式钻孔方式,钻孔完毕后,直接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将水泥浆压入孔洞,以达到防渗目的。控制性灌浆法的机理主要是以灌浆材料实现对水泥浆液的流动阻止,或者促进其凝固速度的提升,从而增强防渗效果;若区域内水流速度较大,且地基内存在较大的沙粒孔隙,通过此技术能够实现水泥浆液扩散的有效控制。
3.4链斗法与锯槽法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当中,链斗法与锯槽法是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推进水利工程的整体防渗施工进度。首先,链斗法在进行防渗工作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防渗墙体的作用和结构,对于墙槽的深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墙槽深浅,链斗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墙槽的深度广度,并给防渗墙以一定的安全保障,主要是起到屏障的作用。其次,链斗法可以整体提高水利工程中防渗墙体的固定功能。链斗法施工技术与钢筋混凝土工艺技术的操作手法不尽相同,但是根据其不同的开槽深度与宽度,防渗墙体的长宽以及深度都不同。最后,正因如此,链斗法所开槽的宽度长度不同,防渗墙的防渗能力也就不同,相对来讲,深度和宽度数值较为大的防渗墙,防渗功能相对数值较小的防渗墙来说有很大差异。
3.5土料防渗施工技术
在渠道防渗施工技术中,土料防渗施工技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且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一般被广泛地应用到规模相对较小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作业中。但是调查发现,采用此种防渗施工技术的渠道,在温度相对较低和使用时间相对较长的情况下,防渗功能会逐渐消减。土料防渗施工技术的原理就是对土料的防渗层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实现防渗的目的,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需适当增加土料厚度,以提高防渗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其整体质量不仅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还影响着周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此,应严格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尤其是防渗能力,落实防渗处理施工技术,通过灌浆技术、防渗水墙建设、复合土工膜技术等方式保证防渗效果,可全面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家富. 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9, 000(016):140-141.
[2] 肖志华.在水利施工中土坝防渗的技术处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4):44-45.
[3] 薛沿臻,张树远,韩延举.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8,12(17):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