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煤矿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应用

陶蒙蒙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 一般来说,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易出险情的情况,应在采煤作业中应用多种传感器采集井下信息,进而可实现对煤矿作业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进而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煤矿监测系统的成熟以及大量的运用,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煤矿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煤矿;监测系统;传感器
DOI:10.12721/ccn.2021.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传感器技术的运用,在煤矿监测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感器的本质是通过测量系统,可测量煤矿井下甲烷浓度、温度、风速、CO浓度等等,并将测量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电信号,机器系统将电信号转化为具体的数值,便可以实现环境的感知基础技术,进而有效推动着生产水平的提升。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关乎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传感器在煤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一、CO传感器的应用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应运而生出大量矿用传感器,并且传感器的精度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了煤矿监控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是安全监管的有利手段和安全生产的可靠保障。借助CO传感器,利用矿井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可判断煤矿是否存在煤矿生产中较为容易出现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的大量存在,会对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可导致工作人员快速死亡,CO传感器的存在,对煤矿中的工作人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钻孔作业时,煤炭容易在钻孔内不充分燃烧,进而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极易引起人体中毒。所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在煤矿中比较容易发生,在煤矿安全规程中有着明确的要求,需要在矿井重点区域,如:大巷、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及回风巷等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对该区域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设定紧急报警设施,一旦一氧化碳浓度超过报警值便发出报警,有效保证矿井作业的安全。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片4.png

图一  CO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二、甲烷传感器的应用

甲烷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煤矿内瓦斯的浓度,瓦斯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当瓦斯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便有较高的可能性发生爆炸,导致煤矿坍塌。最初使用的传感器类型为电化学传感器和燃烧性传感器,这两种传感器的实用性比较差,有许多的缺点,如:稳定性差、反应时间长以及定期调校等等,这些缺点严重制约着甲烷传感器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目前井下使用的传感器已更新为红外传感器,其原理是基于甲烷气体对红外光谱的吸收性,进而来检测甲烷浓度,几乎不会受工作环境影响,特别适合工作环境恶劣的井下环境。除此之外,红外甲烷传感器具有抑制零点漂移的能力。期长不仅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能有效提高甲烷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从一线人员的角度来看,如果传感器可靠性低或者准确性不够,此传感器不如不设置。目前煤矿井下设置的甲烷传感器,可以实现全量程测量,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并且具有防水、防尘功能,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对于传感器的稳定工作具有良好的作用,对于瓦斯监测、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矿井进行作业时,甲烷传感器的检测元件能够根据甲烷的浓度,产生对应的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模数转换送至处理器,根据设定程序实现信息处理。当甲烷数据超标会发出相应动作比如报警、显示等。甲烷传感器在煤矿生产中被普遍应用井巷、工作面、采空区以及回风巷道等均有设置,甲烷传感器技术得到有效发展,同时提高了煤矿作业的安全度。甲烷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片3.png

图二 甲烷传感器的内部工作原理

三、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工作环境温度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测量仪器或传感器也需要根据需要进行校准,如超声波测距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过去的煤矿温度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存在一些缺点,限制了其在煤矿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例如,测量精度低,误差大,这进一步影响了超声测距。另外,它不方便远距离传输,响应慢,安装调试复杂等,影响工作人员的使用检查。目前,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正逐渐被光纤传感器所取代。光纤传感器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尤其适合煤矿恶劣的工作环境。

例如,传感器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测量精度高,成本低的光纤,频带宽,并且可以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特别是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连续测量多点温度沿着线,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温度测量的场合。由于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特性,特别适合在煤矿井下进行远距离传输。光纤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带式输送机中,由于带式输送机工作过程中存在摩擦,容易出现过温的缺陷,而带式输送机一般距离较远,需要连续多点检测。当温度超过限制值时,可切断电源,实现对矿井带式输送机的保护。温度传感器的内部电流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片2.png

图三 温度传感器的内部电流工作原理

四、风速传感器的应用

风速是矿山重要的监测指标,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井下风速较低,会导致作业人员汗液蒸发缓慢,身体不适,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不能及时从巷道排出,存在瓦斯爆炸的潜在危险。地下风速高,会导致汗液迅速蒸发,操作人员容易受冻,容易产生粉尘和煤灰,因此风速对安全生产和健康影响很大。

例如,许多风速传感器都是基于热敏电阻的原理,利用热对流来测量风速。一般来说,风速越大,散热越快。其实质是对流换热的过程,而散热的大小与温度和风速有关,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关系来测量风速。给热敏电阻加恒流。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即热敏电阻的热和散热基本相同。此时,热敏电阻对应于一个阻值。通过测量两端的电压,可以确定风速。风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片1.png

图四 风速传感器的内部工作原理

总结:综上所述,传感器在提高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及精确性方面的应用。利用煤矿监控系统可有效监控生产活动,可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煤矿产业的竞争力,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发挥其有效监控的正面效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庞旭朝.基于RS485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在郭庄煤业的应用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34(12):256-257.

[2]吴伟,王恩禄,诸育枫,武振新,张建文,汪丽芬.煤粉切圆燃烧П型布置锅炉屏式过热器热力不均匀分析与优化布置[J].锅炉技术,2020,51(1):1-5.

[3]侯公羽,胡涛,徐桂城,马占彪,梁海平,王顺光,郑纲.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测系统[J].工矿自动化,20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