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家庭教育引导的策略研究

苏佳顺

南安市美星小学,362322

摘要: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期待。不仅要创新班级管理策略,更应致力于构建长期、紧密的家校合作桥梁。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携手,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描绘美好的成长蓝图。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合作计划的准备、实施与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家长的教育主体作用,让家校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共同为学生的梦想与未来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教育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9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构筑了儿童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作为成长的摇篮,学校教育则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班主任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家校合作背景下,班主任不仅需管理班级,更需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以引导家庭教育,确保儿童在双重教育的滋养下健康、全面地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概述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班主任不仅需全面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还需精心组织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他们积极协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方关系,以实现家校共育的和谐局面。同时,班主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他们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温馨的集体中茁壮成长。

二、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家庭教育引导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班主任发挥着关键角色。他们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状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还能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它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仅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资源,确保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还通过有效沟通,确保教育信息的及时传递。班主任的辛勤付出,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教育服务,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家庭教育引导的实践策略

(一)突出家长的教育主体作用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促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教育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他们应当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发挥主导作用,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小学班主任是家校合作中的关键角色,他们不仅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教育主体地位,还要积极引导和发挥家长的作用。

以“孝亲敬长”的品德教育活动为例,班主任应当鼓励学生不仅在校园内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更要在家庭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习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需要细心观察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与长辈交往时的态度、行为举止,以及待人接物时的礼仪等。通过深入了解,班主任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同时,班主任还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家长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方式,指导他们如何调整和优化教育方法。例如,在面对学生面对长辈时的态度与行为表现时,家长应当严格规范,避免溺爱,让学生明白尊敬长辈的重要性。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整理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料,分享给家长,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优化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亲子活动、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使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家校合作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尊重并发挥家长的教育主体作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二)成立班级家委会

家长委员会在家校合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连接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在班级成立初期,我们应高度重视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制定并完善其管理章程和运行机制,确保家委会成员明确分工,各尽其责,真正发挥其在家校合作中的实际作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而在学校教育中则更多地扮演配合者的角色,不敢轻易发表意见或提出质疑。然而,随着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的深入,我们需要通过家长委员会让家长认识到,他们与教师在合作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班级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更是班级教育的学习者和班级决策的监督者。要转变家长的这种被动合作态度,我们需要增强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家长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更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同盟军。当他们消除与家校合作“无关”的误解,深入了解并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时,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鼓励家长积极发言、提出宝贵意见,与教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组织家长分享会

传统的家长会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家长们则被动地接受信息。然而,我们深知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和深度不容忽视。因此,打破这种传统的家长会模式,让家长们也参与到分享和讨论中来,成为提升家校合作质量的关键。我们都明白,孩子们在家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往往有所不同。学校中,孩子们受到集体规则的约束和老师的威严影响,会展现出更好的一面。但在家里,他们则可能表现出更为真实、多样的一面。这也使得老师在学校观察到的表现可能不够全面,而家长们在分享教育经验时,也可能因为缺乏对家庭环境的深入了解而感到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型的家长会模式——家长分享会。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主动邀请那些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一定研究和实操心得的家长,让他们就自家孩子的家庭教育、学习技巧、作业辅导等方面为其他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这样的分享会不仅能够让主讲家长在回顾、分享中总结、提炼自己的育儿方法,形成一套更为成熟、系统的育儿经验,同时也为其他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平台。在聆听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反观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从他人的优秀案例中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质量。班级家长育儿经验互享,不仅有利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更能够加深家校之间的合作与理解。当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时,他们就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与学校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更能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坚实基石,为其奠定品格与情感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则是孩子发展的核心动力,塑造其知识与能力。家庭与学校,两者如同双翼,缺一不可。唯有当两者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方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这种合力不仅有助于孩子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更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成.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31—33.

[2]沈芳弟.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