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PDF下载
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应用

许梅花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肿瘤内科,江苏苏州,215600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并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情况的评价和比较采用CINV分级评价标准;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F)。 结果:干预前两组FILE评分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调节情绪,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呕吐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策略;中药穴位贴敷;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DOI:10.12721/ccn.2024.1570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https://ccnpub.com/wenzhangd-2-5174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重要的方式,其通过应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防止或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可有效延长大部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然而由于化疗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常出现如疲乏、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副反应,其中以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最为常见[1]。有文献表明:化疗相关性恶心的发生率高达70%~90%,而呕吐的发生率则高达60%[2]。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和营养摄入,造成营养不良,还可造成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削弱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增加额外治疗和医疗费用的支出,严重者甚至可因此导致治疗中断或放弃化疗,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中医采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穴位贴敷通过将药物外敷于皮肤表面,药物可渗透至皮下直达经脉,起到刺激、调节穴位,传导经络,调和脏腑,改善气血运行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症状[4]。集束化护理策略是指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将多个经证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整合、优化为护理束,同时实施用于改善某个症状、治疗某种疾病或护理某位患者,较单个护理措施的实施更为高效[5]。本文将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有效改善了恶心呕吐的发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并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2:18,平均年龄(62.3±2.8)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4:16,平均年龄(62.9±2.6)岁。纳入标准为:(1)年龄18~80岁;(2)符合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诊断标准;(3)接受化疗;(4)化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5)神志清楚,沟通正常;(6)能配合研究及问卷调查工作;(7)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为:(1)有穴位贴敷或穴位治疗禁忌症者;(2)生命体征不稳定者;(3)意识障碍、沟通困难者;(4)不能配合研究者;(5)中断化疗者或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具体方法如下:(1)饮食干预:有研究认为:饮食结构以及摄入特殊食物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有着直接的关系。护士应指导化疗患者改变饮食习惯,调整饮食规律和合理选择食物。同时均衡营养摄入比例来获取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护士应指导患者适当减慢进食速度,应在感到饥饿前即进餐,避免过饱或过饿,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在进食时喝过多的汤类或水。可根据陈先玲两餐制进食原则安排进餐,即化疗前3~5h进食早餐,化疗后2h进食晚餐,可有效减少化疗期间胃部机械性扩张,避免恶心、呕吐的发生[6]。此外还可指导患者饮用橙汁、薄荷茶等,减少化疗期间恶心感。(2)芳香疗法:指导患者闻芳香植物的气味,可起到和胃化湿、调理气机的作用。常用的芳香植物包括橘子皮、佛手柑、生姜、柠檬、薄荷等,可在化疗过程中将芳香植物切碎或揉出气味,患者闻此气味,以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并缓解其负面情绪[7]。(3)音乐疗法: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有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效果。护士可指导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播放其喜爱的音乐,以轻柔、舒缓的音乐为主,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4)穴位贴敷:将中药制成的穴位敷贴,取双侧合谷穴(即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压该穴位有升清降浊、调理肠胃、宽中理气的效果;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按压该穴位有改善反胃、胸脘满闷、腹中结块等症状的作用;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按压该穴位有增强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作用。正确取穴后,将敷贴贴于穴位处,轻轻按压,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中医称之为得气[8]。每日按压3次,每次10~15min,每日更换穴位敷贴一次。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情况的评价和比较采用CINV分级评价标准;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F)。

1.3.1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评价采用CINV分级评价标准[9]。化疗相关性恶心的分级为:Ⅰ级:食欲下降但不影响进食习惯;Ⅱ级:进食量减少,但无明显的营养不良、脱水和体重下降;Ⅲ级:经口进食量不足,需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分级为:Ⅰ级:24h内呕吐1~2次且间隔超过5min;Ⅱ级:24h内呕吐3~5次且间隔超过5min;Ⅲ级:24h内呕吐≥6次,需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Ⅳ级:危及生命需予以急救处理;Ⅴ级:死亡。严重呕吐率=(Ⅲ级+Ⅳ级+Ⅴ级)÷总病例数×100%。

1.3.2 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unctional Living Index-Emesis,FLIE),该量表用于评价急性恶心呕吐和延迟性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睡眠、情绪等造成的影响,共18个条目,采用1~7分表示严重影响到没有影响,总分18~126分,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则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整理、核对后录入SPSS19.0系统软件,两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严重程度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FLIE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对比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化疗相关性恶心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严重程度的比较

71.png

2.2 观察组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严重程度的比较

72.png

2.3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ILE评分的比较

73.png

3、讨论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止吐药物应用于临床,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有60%~80%的患者发生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且超过40%患者的症状无法得到缓解[10]。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法近年来引起各方学者的重视。

穴位贴敷是指将调配好的中药制作成敷贴,贴于于相应的人体穴位处,药物通过渗透作用作用于经脉,溶于津液,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11]。目前认为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主要与以下方面相关:首先穴位通过经络紧密联系脏腑,可反映脏腑的各项功能,穴位贴敷通过作用于相应穴位表面皮肤,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起到改善气血运行、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此外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贴敷于穴位表面的皮肤,可加速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改善周围组织循环和营养等作用。

本文所选取的穴位为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内关穴是“手阙阴心包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安神宁心、调气止痛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中药穴位,有生发胃气、改善脾胃湿寒的作用,与内关穴撇合使用,有理气宽中、和胃降逆的作用。合谷穴又称“虎口”,是气血汇集之处,也是头静脉的起源,按压该穴位可调气血、通经络、调理肠胃,起到缓解恶心、呕吐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则是将多个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实施,以改善某个症状,本文采用了饮食干预、芳香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护理措施,饮食干预避免了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根据化疗药物使用的时间点有计划地进食,避免过饱或过度饥饿,减轻了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对患者的饮食规律和进食次数进行调整,但不影响总体食物量的摄入,在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生。芳香疗法利用了芳香植物本身清香的气味,缓解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感,同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音乐疗法通过音乐可舒缓情绪的作用,在化疗期间播放,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恶心呕吐。

综上所述,本文将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芳香疗法、音乐疗法等措施,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有效改善了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情况,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化疗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莉霞,沈傲梅,贺瑾.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884-886

[2] 董爽.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现状调查[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3] 高霞,杨杨.艾灸结合穴位按摩预防顺铂化疗后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5,35(3):236-238

[4] 刘春蕾,王立森.穴位贴敷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取穴用药规律数据挖掘[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6):109-112

[5]郭晓敏,张春苗,刘阳,等.集束化护理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6):647-649 [6] 陈先玲,王雯易.乳腺癌化疗期间两餐制饮食指导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8):1149-1150

[7] 周薇薇,林昕.局部穴位按压联合芳香疗法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7):970-973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穴位刺激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指导意见[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6):596-599

[9] 朱云飞,叶增杰,全小明.化疗后恶心呕吐防治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35

[10]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全程上海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12):946

[11] 姜文奇,巴一,冯继锋,等.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