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影响与作用

周丽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田庄镇政府,274915

摘要: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与作用,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影响;作用
DOI:10.12721/ccn.2025.1570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2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使得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领域的发展中。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农民因意外事故而受伤的风险,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机械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乡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1推动农业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力和畜力,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而农业机械化的引入,使得农业生产得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现代化的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装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农田作业,显著提高粮食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生产逐渐从分散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助于形成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装备和技术手段,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子处理、耕作、施肥、灌溉、植保等环节更加科学、精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还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2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过去,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的投入,农民们辛勤劳作,但效率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灌溉设备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这些设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从而确保了农民的收益。除了直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机械化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许多农民开始转型为农机手,他们不仅可以通过为其他农户提供农机服务获得收入,还可以租赁或购买农机设备,开展自己的农机业务。这种转变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为他们开辟了新的创业道路。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机的普及,对于农机维修、配件供应、农机培训等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促使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深入推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3推动乡村社会进步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力和畜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如拖拉机、收割机、灌溉设备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机械化作业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例如,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精确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灌溉对土壤造成的损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开始接触和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逐渐摒弃了落后的生产观念和方法。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农民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文化活动,为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乡村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和升级。这不仅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还有助于改善乡村环境面貌。例如,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2.4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

农业机械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机械化作业往往需要农民们集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集体劳动的方式不仅增进了农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其次,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民们开始更加关注乡村的公共事务和集体利益。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最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农民们在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农业文化和习俗。他们将这些文化和习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增强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语: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含量和人才支撑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郭远强.农业机械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2).

[2] 唐凤玲.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实施对策[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2,(2).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