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胜任力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 McClelland 在 1973 年首先提出,并在随后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焦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凡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者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能够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
2019年末至今爆发的新冠肺炎,也对中国当下医疗卫生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形势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必须有足够数量与合格质量的高级医学人才作为支撑,而医学人才培养具有学科特殊性。在世界范围来看,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门类比较,投入高、周期长、涉及方面多、综合要求高是基础事实,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抓住着力点才能切实体现出成效。
2 研究意义和价值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医学院校的重要工作。现代医学已经不再是“诊断-治疗”这样简单的模式,预防、保健、人文关怀等更多内容越来越被重视。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相互融合,培养“人文素养高、预防观念先、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初步解决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与预防脱节、医学与人文脱节等问题;解决了医教协同背景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特别是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3 研究现状
3.1 国内现状
临床医生岗位能力现状。目前,临床工作模式还是以“诊断-治疗”为主,忽略了疾病预防、日常保健、疾病康复等内容。这与传统“基础-临床-实习”的课程体系有关,忽视健康教育、预防干预和社区保健。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基础医学知识、技能学习为主,临床实践内容主要是基础实验课程和临床见习。基础临床实验课程多侧重某一知识点,欠缺多全面运用临床知识、多层次锻炼临床技能的环境。同时,缺乏系统的课程来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完善的职业道德观,没能实现“以疾病为主”到“以患者为主”的完全转变。在对学习成果的考核方面,注重基础知识、技能能方面的考察,欠缺多层次医学知识应用考察的模式。
3.2 国外现状
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从全球的、多专业的、系统性的视角出发,以教育系统与卫生系统相关联的理论框架为基础,阐述为了全球卫生工作的成功必须重新设计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已开展研究形成了各自的临床医师职业能力的标准。
4 研究内容
4.1基础与临床相融合
依托临床医学学科优势,构建以学科为基础的核心课程、兼以系统或疾病为基础的整合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资源、将模块化教学转变为系统化教学,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课程、选修课程群(含回归基础课程模块、临床医学拓展课程模块、实践技能课程模块)等实现基础阶段、桥梁阶段和临床阶段的互相融合、包含和渗透。
4.2临床与预防相融合
坚持以社区为导向,对学生进行“预防为主”的教育和掌握预防医学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社区实践等方面自成体系、形成特色。
4.3 医学与人文相融合
依托学校的“国家级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教学—情境教育—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5 发展和展望
5.1加强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投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现实条件看,医学职业教育从业门褴高、过程要求严、时间投入长、薪酬不高是客观事实;从职业发展看,医学专业学位以临床应用能力提升的教育目标和现阶段以科研产出为评价手段的职称晋升体系之间存在错位。
5.2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即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办法过分重视科研成果导致“学术化”、临床训练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随意化”、教学方式简单沿袭师徒传带导致“陈旧化”、结果考核流于形式导致“薄弱化”,造成研究生对于临床医师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有缺陷。在推进实施层面,过程管理中的“规范化”和质量评估中的“标准化”应作为探索的方向。
5.3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评价方式主要有针对教育对象的笔试、操作、病例考核、论文答辩等;评价内容集中于某一方面技术能力的掌握,对人文素质、职业精神的关注较少;评价主体以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为主导,忽视研究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评价办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及时反馈和有效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性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缺乏对培养过程的评价以及影响教育结果的内部质量控制评价。
参考文献
[1]倪志宇,丛峰,王红杰,等.综合性大学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20,(7):87-92.
[2]邓梅芳,邓宏军,张秀峰,等.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留学生临床技能教学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1-5.
[3]赵成瑞,常明亮,吴惠文,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年4月,第23卷第4期
[4]唐颢嘉.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