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相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各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各学科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中体育课程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体育教师应掌握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内涵,学习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科学运用高中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使高中体育教学高质量有特色。
一、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简单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中体育学科更好地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二者协同育人的作用。推动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除了体现出理想的教化功能,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之外,还可以推动学生基本理性水平的发展,显著提升其政治素养。例如,教师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排球、篮球和足球等集体运动项目中,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专业技术能力,还有助于其感悟,逐渐形成规则意识、体育道德、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等,使自身朝着正确的体育道德综合素养方向不断发展。
二、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导向,它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预期成果。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和运动技能掌握,更要明确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培养出既拥有强健体魄又具备高尚品德的新时代高中生。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核心在于,通过体育活动这一载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长跑训练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长跑不仅是对学生体能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意志力的磨练。在漫长的跑道上,学生们需要克服身体的疲惫,挑战自我的极限,这种经历能够让他们学会坚持与不放弃,培养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长跑训练也是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虽然长跑通常被视为个人项目,但在团队长跑或接力赛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鼓励、共同进退。这种经历能够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队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培养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挖掘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就高中体育学科而言,本身就蕴含着团结合作、自我超越、顽强拼搏和公平公正等体育精神,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改变学生,使其逐渐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体育教师就要对体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切实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学校应组织一支专业的教研团队,立足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高中体育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效果。例如,在“立定跳远”专项训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如何在不犯规的前提下跳得更远?”等问题展开探究,在激发学生思维潜力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谦虚请教、互相分享等品德,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认识,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乐于奉献等品质。
(三)整合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体育精神、生命价值、规则意识和团结互助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要多维度整合课程思政育人内容,设计体育课程思政专题教学活动。在形式上,开展体育游戏、体育比赛、运动技能学习和课外实践教学等专题活动。在内容上,开展健康中国、奥运会、体育与健康和残疾人运动会教育等专题活动。例如,开展“专项技术训练”专题教学活动,通过以赛促练、游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增强技能熟练度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排球“不到最后一球,绝不放弃”的顽强拼搏精神、百米跑“挑战极限、自强不息”的自我突破精神……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空竹、太极拳、竹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蕴含的健康机理、人文价值和哲学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开展“古今中外体育”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从丰富的世界体育文化宝库中吸收养分,树立包容、开放的博大胸怀;开展“中华民族体育运动史”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女排姑娘的成长故事”等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以及“乒乓外交”“申奥成功”等大事件的发展轨迹,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这些小人物、大事件的感染下,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的过程中。
三、结语
高中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对于推进体育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要主动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立足于高中体育课程特色,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培养德行一致、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作为教学主要目标,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高中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洪涛.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中体育课程的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3,37(06):74-76.
[2]蔡春燕.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中体育课程路径的探索[J].田径,2023,(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