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属于临床最为常用的影像检查方式,而婴幼儿在进行磁共振诊断的过程中,因婴幼儿自身情况限制,而且检查时间长,容易造成检查失败和影响图像质量,故此,在进行磁共振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婴幼儿的镇静工作]。本次研究侧重于不同镇静方法镇静后患儿在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儿200例,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所接诊,其中100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镇静,即对照组,余下100例以吸入麻醉镇静法进行镇静,即观察组。各组病例随机选取,年龄均为6岁以下,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应镇静方式包括(1)静脉注射丙泊酚;(2)口服或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3)口服水合氯醛等;用药后等待患儿熟睡后进行磁共振检查。而观察组则按照吸入麻醉镇静,选用药物为七氟烷,检查前先诱导观察3-5分钟,诱导后部分患儿会出现呼吸不畅、呼吸频率过快等情况,需处理以后待患儿情况稳定后进行检查。在此强调,用药前需要镇静医师预先评估患儿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镇静方法及镇静药物,在确保患儿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磁共振检查;检查过程中实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在检查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及检查图像质量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与两组患儿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借助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仅1例出现一次检查失败,3例因患儿呼吸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而对照组则有30例患儿出现一次检查失败,10例因患儿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对比P=0.001,x2=10.328。在一次检查成功率上,观察组为99.00%(99/100),而对照组为70.00%(70/100),对比P=0.001,x2=15.362。
3 讨论
磁共振属于当前临床使用率较高的影像诊断技术,因其特殊成像技术及后处理技术能够对患者多系统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已经普遍运用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且在检查的过程中不存在潜在危害。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诊断技术的成像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在检查的过程中有噪声,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检查者产生不适感。
尤其在对婴幼儿使用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因患儿不能配合将直接影响到检查的顺利性,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像质量从而降低检查的准确性,造成漏诊、误诊风险。故此,婴幼儿在接受磁共振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镇静工作。临床运用于该部分患儿的镇静方式存在有多种,但结合实际可知,在检查过程中的镇静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七氟烷吸入麻醉运用到该部分患儿的镇静过程中,该麻醉药物存在有较高的稳定性,且作用效果快,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发挥麻醉效果,同时对于人体脑血管自主调节作用不会造成影响,存在有较高的安全性,更不会影响到患儿的正常呼吸功能,促使患儿在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处在镇静的状态。综合对比可知,在该镇静方式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提升对该部分患儿的镇静效果,保证一次检查成功率及检查图像质量。
总之,对于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婴幼儿可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镇静法进行镇静处理,保障诊断的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彬, 花元庆, 郭露秋,等. 咪达唑仑复合异丙酚镇静在儿童头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8,34(S1):12.
[2]杨镜全, 高明勇, 周新韩,等. 不同镇静方法对婴幼儿颅脑磁共振检查成功率的影响[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5(18):12.
[3]吴继志, 盛茂, 郭万亮. 不同呼吸门控方式在儿童MRCP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31(10):120-121.
[4]刘景. 综合镇静护理应用于癫痫患儿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 032(011):82-83.
[5]王长青,杜力侠. 七氟烷麻醉诱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J]. 医学前沿, 2013, 33(R614):231.
[6]周华.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分析[J]. 医学医学, 2013, (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