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作为一种融合阅读与写作的综合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学生常面临阅读不深入、续写不连贯、内容缺乏创意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读后续写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仔细品读语篇内容,从表层走向深层
阅读文本是续写的起点,学生只有仔细品读语篇内容,得出有效信息,才能为续写提供合情合理、富有逻辑的依据。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读语篇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且广阔的思考空间。
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4 Natural Disasters”时。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涉及的阅读文本为“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善用阅读技巧,让学生抓取关键信息,使阅读活动从表层走向深层。①抓住文章六要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依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抓取关键信息,对整个文章有全面认知,能在脑海中构建立体化的故事情节,引发共鸣与思考。如,本文是一篇纪实性的报告文学,主要描写唐山大地震发生的过程及其危害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浏览全文,抓取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故事内容。六要素分别为who、where、what、when、why、how。学生依次在原文中标注相关要素,经过提炼概括,说出故事梗概:本文主要描写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的大地震。由此,学生便对文本内容有了基本了解。②理清故事情节线。教师指导学生抓取文章六要素之后,还要指导学生继续阅读,理清故事情节线,知道整篇文章的基本脉络,而后结合文本内容思考文章续写的突破口与方向,使得深层次的阅读活动为高质量的续写活动提供有力支撑。比如,依据整篇文章的基本信息可以确定,文章是有两条线的。明线按照“震前—震中—震后”的顺序描写唐山大地震,第一自然段描绘的是地震前的反常现象,第二自然段描述的是地震时的场景以及地震产生的危害和影响,第三、四、五自然段指的是地震后造成的影响、救援与重建。暗线指的是人们的情感变化。理清了故事的情节线之后,便可以综合分析续写的内容及方向。
二、抓住续写逻辑主线,从分散走向连贯
教师实施读后续写活动时,应指导学生抓住续写的逻辑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概述文章的内在逻辑,然后以合乎情节发展规律的方式完成续写,使整个续写内容从分散走向连贯,充分凸显上下文的一致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转变视角,在阅读时站在作者的角度解析文本,揣摩故事中的逻辑性,构思出能承上启下的续写内容。
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5 Music”时。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的阅读文本主要是讲述音乐怎样影响人生。通过Sarah Williams的亲身经历,展现了音乐的治疗力量。在指导学生续写时,首要任务是探究文章主旨,即理解Sarah从疾病困扰到音乐治愈的心路历程,这要求学生细致捕捉其心理变化轨迹,从恐惧、孤独到放松、快乐,最终达至坚强与自信。接下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结尾,挖掘潜在留白,寻找续写的逻辑起点与衔接点。面对Sarah鼓励他人通过音乐寻求慰藉的结尾,直接延续原故事情节可能难以保持逻辑连贯性。因此,鼓励学生转换视角,从个人经历出发,将续写焦点从Sarah的故事转移到自身与音乐的独特联系上,如“Sarah Williams的故事令人动容,音乐赋予人的力量无比巨大。回顾我的成长历程,我也曾被音乐所治愈……”。这样的转换不仅保持了情感与主旨的一致性,还赋予了续写内容新的生命力,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独到见解,如“美好的音乐能缓解压力,促进人际交往”,从而实现了从分散思考到连贯表达的跨越。
三、大胆联想与多维表述,从固化走向创意
在读后续写过程中,虽然学生都是在同一语篇文本所构建的语境下展开创作,其想象力与联想力受到了原文条件的限制,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读后续写的内容也要朝着同质化的方向进行。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对于各项信息内容也能发表更为独到且富有个性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多维表达,并基于自身的阅读基础、生活经验及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在续写中升华语篇主题,这样便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化思维,使整个续写内容富有特色。
例如,在教学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的“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时,该文本通过日记形式展现了那达慕大会的盛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体验。教师在指导续写时,应引导学生不拘泥于原文框架,而是基于个人生活经验、文化积淀及独特情感态度,进行创意性构思。学生可依据自身对那达慕大会的深入了解,挖掘其历史渊源,探索文化深度,使续写内容充满历史厚重感;或受文本启发,将笔触延伸至其他节日庆典,通过对比与融合,展现多元文化的魅力。更可深入作者内心世界,细腻描绘其在那达慕大会上观看摔跤、赛马时的震撼与感动,以第一人称视角强化情感共鸣。此外,对于文化认知尚浅的学生,教师可巧妙引导,以“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议题,鼓励他们结合单元主题,撰写议论文,从而在探讨中深化理解,展现文化自信。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读后续写成为展现个性、表达思想的舞台。学生们在联想与表述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的探索应用,对于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力具有深远影响。通过指导学生仔细品读语篇内容、准确把握续写逻辑主线,并鼓励他们大胆联想与多维表述,能够帮助学生在读后续写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升华。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更为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宋欢.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23(72):34.
董春宗.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校园英语,2024(1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