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抗菌 药物的合理应用

李芬芳

浙江省岱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舟山,316200

摘要: 探讨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5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分43例,进行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照组患者分42例,进行常规用药指导,对两组患儿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合理率93.02%与对照组的总合理率73.81%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儿的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及肝肾系统对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取得明显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对患儿疾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药师;用药指导;呼吸系统疾病
DOI:10.12721/ccn.2022.15888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最广,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一类药物,也是每个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关键重灾区。由于抗菌药物的过度滥用,严重影响着患儿的预后恢复效果,还可能引发耐药菌的大量产生,引起患儿发生诸多种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尤其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度的应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患儿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致使新耐药菌株大量产生,严重影响到患儿健康恢复。[1-2]。基于此,笔者选取我院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5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分43例,男性23例患者,女性20例患者,最小年龄在1岁,最大年龄在14岁,平均年龄值在(7.50±1.5)岁,疾病分为慢性咳嗽患者15例,支气管炎患者1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例,肺炎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分42例,男性23例患者,女性19例患者,最小年龄在2岁,最大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值在(9.00±2.5)岁,疾病分为慢性咳嗽患者14例,支气管炎患者1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例,肺炎患者6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和疾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医院按照常规的流程为患儿开药,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进行药师开展用药指导。方法如下:以上研究组患儿在经过门诊确定后,药师要为患儿建立完善的用药档案,是否有无药物过敏史等,告知家属要及时与药师进行用药交流,药师指导患儿家属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并及时留取对方交流的通讯信息,对患儿用药全过程进行追踪跟进。建立合理用药的监督小组,把科室病历和处方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汇总和分析,及时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的具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定期的组织科室内的医师进行交流和业务学习,对其中的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促使临床科室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水平得以提高,还需要加强药房内部对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力度,尽可能的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发生。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总合理率93.02%与对照组的总合理率73.81%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

截图1741592834.png2.2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对比

经过对两组患儿的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及肝肾系统对比,研究组总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对比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截图1741592844.png3. 讨论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是一类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在应用上需要依据不同患儿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而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其出现过敏性反应、毒性反应以及二重感染、抗药性状况的发生,致使对临床治疗的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由于患儿在生长发育期间,身体的各个器官对药物的耐受性都比较差,而抗菌药物的滥用会直接对患儿造成危害,因此在确保患儿安全和健康的情况下,在疾病治疗中要加强对抗菌药物进行了解及分析,抗菌药物的正确选用及合理应用对患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尤为关键。而经过临床的研究发现,药师经过采用自身专业知识及临床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4]。药师在给诊疗团队中的决策者医生,提供合理用药的技术和方案的选择。对已经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师需要配合医生,并展开共同讨论,给出合理的建议,及时对症进行紧急处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造成的危害,加快患儿的健康恢复。从本研究中,药师开展用药指导,不仅能及时有效掌握患儿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合理用药情况,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的认知度,提高对患儿安全用药的意识,更好的了解疾病的防治措施及用药依从性等均有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药师开展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导,取得显著效果,并明显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的缩短了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对患儿疾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婕,陈明会.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9):84-85.

[2]李亚昙,贾巍,滕亮.新疆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2):4493-4495,4496.

[3]王颖,吴繁,谭湘萍.早产儿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的不良反应分析及药学服务[J].中南药学,2019,17(6):960-963.

[4]莫玉芳,邝翠琼,黄连娣, 等.佛山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度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不合理处方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