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血压是许多重症疾病的诱导病因,它对老年患者的潜在生活质量影响有极大的风险,如不及时进行控制治疗,可能导致各种严重的心血管乃至全身性疾病。而在临床治疗中,降压药物的应用也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导致疗效不明显或较差[1]。在本项调研中,希望通过观察本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来了解心理干预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几何,具体调研过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从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男性81例,女性61例,年龄范围62岁至78岁,平均年龄(67.89±4.68)岁,142例患者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2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35例,高血压合并脑血管后遗症者13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本项调研,整体调研过程由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进行监督。
纳入标准:检查结果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能够配合检查、诊治、护理工作;
排除标准:严重先天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能够耐受替米沙坦药物治疗者;
将符合标准的14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71例,经过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家庭情况、文化程度、年龄等,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1.2.1针对对照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使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首先测量患者体征,血压心率等,确定符合药物应用指征,嘱患者停用之前使用的降压药物或其他控制血压的药品及保健品,改为口服替米沙坦,40mg/次(qd),后每天动态监测患者血压情况,药物疗效欠佳者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服用剂量[2]。
1.2.1观察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替米沙坦治疗(方法同上)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沟通了解患者整体情况,包括其他合并疾病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对疾病和药物使用疗效欠佳的焦虑、抑郁等情况,沟通了解后进行细化分析,梳理心理引导方案,并进行实施,在患者每次复查时对比以往情况进行心理评估,及时调整疏导方案,视个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回访,动态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和心理状况[3]。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和心理状态情况[4]。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t」表示,「p」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析对比。
2.结果
2.1对比观察两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可见,在使用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整体情况优于未增加心理干预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较小,不影响对比分析,治疗后收缩压中,对照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131.73±8.81)mmHg,观察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126.97±7.34)mmHg(P<0.05);治疗后舒张压中,对照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86.64±5.73)mmHg,观察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81.97±5.24)mmHg(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对比(/mmHg)
2.2对比观察两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可见,在使用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治疗后整体心理状态优于未增加心理干预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及抑郁自评差异较小,不影响对比分析,治疗后焦虑自评中,对照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48.83±4.37)分,观察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41.64±4.18)分(P<0.05);治疗后抑郁自评中,对照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48.67±3.93)分,对照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42.05±4.13)分(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对比
3.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心理干预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许多相关研究中都能发现,合适且恰当的心理干预能够辅助提升治疗效果[5]。在本项调研中,笔者通过观察收治的14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对他们在进行替米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或不增加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和心理状态情况不难发现,辅助疗效是显著的,具体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压情况对比,在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及抑郁自评差异较小,不影响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组的患者治疗后血压情况均优于未增加心理干预的患者(P<0.05),亦或从心理状态评分中分析,在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及抑郁自评差异较小,不影响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整体心理状态优于未增加心理干预的患者(P<0.05)。
综上可见,心理干预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建议临床酌情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01):24-56.
[2]王静,于林君,樊慧娟,朱航.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8,29(07):709-712.
[3]郭峰,张宝娓,朱正炎.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0):2757-2760.
[4]陈东,孟元.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9):2410-2413.
[5]林松.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疗效及对血清BNP、MMP-2及CTGF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7,20(06):1055-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