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敬

清苑区人民医院,河北保定,0711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护理措施。方法2016年2月份-2018年2月份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40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研究组为实施风险护理期间,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等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对照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71% ( 11/70),较比研究组4.29% ( 3/70)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87.14% ( 61/70),较比研究组95.87% ( 69/70)的评价情况有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实施风险护理措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5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神经内科患者绝大多数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是肢体功能障碍,因而在临床护理中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来对其实施护理工作。然而,随着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前往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数量呈现出激增态势,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不利因素影响下,潜在的护理风险不可避免的发生。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6年2月份-2018年2月份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40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每组70例。

研究组:年龄32岁 到79岁,平均年龄(60.11士2.81) 岁;男性38例,女性32例。

对照组:年龄34岁到78岁, 平均年龄(61.09士2.77) 岁:男性39例,女性31例

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研究组为实施风险护理期间,具.体操作如下:组成风险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5年以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首先对以往病例,风险事件情况等收集整理,提出问题,给予风险护理措施讨论,结合国内外优秀文献等制定风险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资料全面收集,包括病史,药物过敏史,年龄,病情等,结合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风险护理方案。入院后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对患者的病情,家属的疑问等全面解答,重视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做好家属及患者的自身安全保护,避免由于认知等不足,缺乏风险情况的自我保护。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对重点患者增加巡视次数,对使用的器械做好检查,是否正常运转,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神经内科多为中老年患者,患者的年龄较大,心理素质差,常表现紧张,焦虑,暴躁等,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做好静脉血管的保护,输液时部位选择不合适,就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出血、静脉炎等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良肢体位的摆放,帮助按摩,做好皮肤的保护,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定期翻身,避免发生压疮;对于病床的做好扶手等加固,保证地面的干燥,将暖水瓶等危险物品远离。

1.3观察指标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等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

1.4判定标准

满意度护理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等30项,单项评分0分到4分,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分到95分- -般满意,低于75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使用x2检验:将所有数据带入SPSS21.0软件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风险事件两组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71% (11/70) ,较比研究组4.29% (3/70) 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截图1741597690.png

2.2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87.14% (61/70),较比研究组95.87% (69/70) 的评价情况有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几年人们法律意识、自我权益维护的意识的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神经内科是医院重要的组成科室,收治的患者情况较危急,病情复杂,护理工作量大,强度高。本次研究通过对以往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①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病情的需要,需要进行相关器械的辅助监测和治疗,一旦器械的保养、护理、监测不到位,则容易出现风险事件。②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一旦缺乏经验及相关知识等方面较差,对工作的无法胜任,则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③患者自身病情因素,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数伴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是肢体功能障碍,情绪易变化,则容易出现风险事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均得到有效缓解,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较高,表明心理干预可充分满足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效果的需求。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能够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缓解负性心理对其造成的影响,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庞娜.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护理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14-215.

[2] 刘斯尔. 潜在护理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估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价值观察[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2):164.

[3] 李萍. 潜在护理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估应用于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价值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205-206.

[4] 杨丽娜. 探究神经内科患者的潜在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护理处置对策[J]. 特别健康,2018(20):183,185.

[5] 段婷. 潜在护理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估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价值观察[J]. 饮食保健,2018,5(20):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