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现状及发展研究

张亚栋

黑河航空护林站

摘要: 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建立,在森林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现行的森林航空救援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发展历程,明确此类体系在建设阶段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救援体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现状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及时的找出体系当中的问题与不足,积极的采用有效的改善措施以及完善方法,并借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操作经验,为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长久化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关键词: 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现状;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07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火灾属于影响森林产业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森林建设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意识到保障森林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推动森林产业的持续化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对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新型的发展路径,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森林火灾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1. 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发展现状

森林航空消防需要与卫星林火监测系统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在密切配合的同时,结合卫星监测系统所获取的森林火灾信息对飞机进行调配,保障调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仅能够预防和救援森林火灾的过程中减少航行阶段的盲目性问题,还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飞机的航护效益,为火灾救援阶段提供明确的指导,推动森林航空消防事业能够逐步迈向创新发展的时期。结合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此项体系划分成为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首先,在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建设初期,需要将森林火源的检测作为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并将固定翼的飞机作为森林巡护阶段的关键主体。在初期的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的森林防火设施并未得到有效更新,在落后的防火设施运行基础上,对森林火源的检测和信息的传递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飞机只能在火情的发生初期发挥出监测的作用。

其次,在航空直接灭火的转型时期,促使社会各界对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内容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并加大了对防火设施以及通讯设备的投入力度,实现了对此类设备的革新,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并扩大了监测工作的涉及范围,强化了信息传递的运行能力,促使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重点,由空中巡视逐渐转移到了对机降、索降以及化学药剂喷洒等灭火工序当中。

再次,在航空直接灭火的实施时期,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飞机直接灭火的优势与作用,还需要由航空护林项目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吊桶灭火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在保障实验有效性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实验成果进行推广,推动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能够逐渐走向以机降、索降、吊桶洒水和机群化灭等方式为主的直接灭火转型时期。

最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先进技术与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对卫星林火监测以及空地信息传输等系统的灵活应用,明确了部分地区的卫星监测热点,通过对热点情况的核实,有效掌握火灾发生区域的整体态势。

2. 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健康发展

2.1增加中型直升机和大型固定翼灭火飞机

针对已开展森林航空消防的省区中型以上直升机严重不足,许多省区即将开展森林航空消防业务以及森林防火形势受气候异常影响日趋严峻等客观现实,建议国家加大对通用航空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引进中型以上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如:俄罗斯生产的M-26直升机(载水15吨)、K-32直升机(载水5吨)、高原型的M-171直升机(即O7型直升机,载水3吨)和加拿大生产的CL-415固定翼洒水飞机(载水6吨)等,以适应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的需要。

2.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待遇标准

为了满足当前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需要,更好地完成森林航空消防任务,使南北方重点林区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根据航空护林总站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管护的区域范围等,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数量;二是森林航空消防属于抢险救灾性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工作人员待遇要体现行业的高危性和特殊性,逐步提高空、地勤人员的相关待遇标准。森林航空消防充分显示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飞机对火场进行空中侦察,利用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为火场前线指挥部快速提供准确、直观的火场信息,使扑火前线指挥部依据最新的火场态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部署。通过空中巡护,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传递和报告火情,起到了空中移动望台的作用,弥补地面望台的盲区和死角,实现早发现、早扑救。飞机在巡护的同时,空投森林防火宣传单,点多、面广、量大,把森林防火信息及时送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另外,航护飞机在林区上空飞行,还能起到提醒林区干部群众对森林火灾的警惕性和对火源管理的自觉性。通过机、索、滑降灭火,吊桶、吊囊灭火,机群化灭的实施,使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边远林区、重点林区、原始林区发生的森林火灾得以及时扑救,力争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利用直升机可以及时空运、空投扑火物资和食品,保障火场后勤供应,还可迅速接回伤员,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2.3增加直升机的数量,争取放宽空域管制

目前我国开展森林航空消防主要是在东北、西南林区,而直升机机源主要来自青岛、天津、深圳等地,由于机源距林区较远,每年调机时间长,用于森林航空消防作业的时间相对减少。此外,航期结束后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急需调派飞机支援时,由于供机方距林区远,无法快速满足抢险救灾的需求。因此,建议靠近东北、西南林区的通用航空公司多配备性能较好的大中型直升机,以便近距离调机,满足应急救援的需求。目前,我国低空管制体制复杂,限制了森林航空消防飞机的机动灵活性,不适应抢险救灾的需要。因此,建议国家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管制,尽可能赋予森林航空消防部门自行调配飞行的权限,减少上报层次,缩短空中灭火飞行计划的报批时间,提高森林航空消防效率。

结语:在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的发现快捷性、报告准确性以及行动高效性等方面的特点,使此项体系建设能够成为森林航空消防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森林防火现代化的建设水平,促进此项事业能够逐渐朝着健康化以及高效化的方向转型,在新型的救援体系和专业的防火指导基础上,保障森林生态环境的优质性,避免受到火灾等问题的影响,切实的发挥出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体系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闫鹏,杨帅.试析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建设现状与发展需求[J].森林防火,2020,144(01):46-48.

[2]龙小明.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J].今日消防,2020,05(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