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钠盐摄入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

林文妮

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 探讨采用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钠盐摄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实施常规延续干预,乙组患者实施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实施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的的一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钠盐摄入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该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更高,在出院后6个月以内的再入院率更低,与甲组患者相比较优势显著,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研究内容可知,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用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中,对于患者钠盐摄入行为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疾病加重的风险,使患者对该种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 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钠盐摄入;干预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0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这类病人的心血管事件与钠盐控制水平有很大关系,将摄入的钠水平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是防治这类病人的首要任务,而目前国内对这类病人特别是稳定期病人对钠摄入的认知、认知和行为水平普遍偏低。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是一种在多类型慢性疾病管理领域中获得广泛认同的一种方式,其内容主要有活动:教育、鼓励、运动、工作、评估[1]。近几年来,微信在各级护士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其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为此,本研究选取9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展开护理管理研究,观察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详细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90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认知能力正常,可以正常使用微信。对于存在其他合并疾病的患者排除。所选患者基本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由负责护士通过电话作为媒体,进行每个月1次的出院后的护理服务,了解并引导患者的钠盐摄入行为,并根据电解质化验结果以及具体病情等,对钠盐摄人管理方案进行调整。

乙组患者以此为基础,实施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1)建立“微信微信延续护理组”,由一位副主任医师领导,并该组负责的微信平台进行管理;1位主治医师,2位护理人员,分别完成了对该公众号的推送,完稿后,将推送给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校对,完成审核及定稿的内容,推送的内容以心力衰竭等常见病的科普短片、专栏、周报等为重点。

(2)指导病人使用“5E康复管理”的公众号:病人在住院治疗后,病床上的医师对病人进行评估,然后负责的护士会带领病人扫描康复管理专用的微信公众号,并告诉病人可以在“5 E康复管理”板块中下载与教育、鼓励、运动、工作、评估等有关的延续护理的相关内容,并将病人添加到微信群中,方便病人与病人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出院后第二日,由护士长负责对病人和病人的评价和回馈,并对有问题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做进一步的跟进,使病人和病人的家属都能收到“5E康复管理”的宣传信息。

(3)对“5E康复管理”进行教育,鼓励,运动,工作和评估。①宣教:针对病人的职业、病情、年龄、文化等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宣教,以使病人对心力衰竭健康管理内容和对该类疾病控盐的认同为目的,向病人推荐与心力衰竭防治有关的内容,包括:分析心力衰竭发病与钠盐摄入不可控的关系,分析每餐食盐量化管理的重要性,讲解一日三餐钠盐使用比例的技巧,展示该类患者一日三餐食盐量使用的规律;分享同类型病友的烹饪视频,高钠食物图片,家属指导控盐技巧,以及钠盐摄取过量的症状图片和文本分析。②鼓励:护理人员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护患交流,引导病人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病情,提高病人的自觉性,并对病人的自觉性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病人给予进一步的鼓励,对表现偏差的病人给予原因分析和对策帮助,并在群里发布从良好的自觉性和可操作性中受益的病人,以身边病人的例子为实际的动力来源,鼓励病人们利用微信群开展积极正向的互动。③运动: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状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保证病人能够在安全、高效的锻炼中得到良好的恢复,负责护理人员在微信群内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状况,制订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以有氧锻炼为主要内容。④工作: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活动,协助病人做一些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让病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价值感,从而增强病人对自己的生活的信念。⑤评估:评估工作将在整个延续护理过程中进行,对病人的钠调控行为和效果、健康管理行为和效果等进行实时、准确的评价,对于效果较差的病人,采用微信视频电话的形式,进行原因剖析,并加强宣传和指导,采取跟踪评价和不断改善的方法。护理人员利用微信对病人进行及时的回答,在与病人进行交流的同时,利用微信对病人进行跟踪;在出院后7日之内,负责的护士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询问,并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运动和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适时的调整。出院后14 d,门诊随访部门对病人进行随访,并对病人进行随访和指导;于病人离开医院一个月后,由第三方客户服务人员打电话给病人,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健康指导、后续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反馈。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钠盐控制率、患者的再入院率以及满意度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在这一次的观察和研究中,笔者使用了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管理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结果

2.1两组患者钠盐控制率及再入院率比较

乙组患者在接受管理后,其钠盐摄入量的控制率及再入院率优于甲组患者和,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钠盐控制率及再入院率比较(例/%)1.png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比较

乙组患者满意度高于甲组,且P<0.05,见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及满意度评分比较(总分10分,x̄±s)2.png3.结论

上述分析发现,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管理后, 乙组病人的钠控制率较好,再住院率较小,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延续护理将微信作为延续护理工具,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实时干预性,同时教育信息传播力度大、内容多,不需要额外花费,5E康复模式化由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5项干预活动构成,可以形成良好的健康管理知、信、行干预效果。以微信媒体与5 E康复管理框架为基础,扩大了延续护理内容的范围,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系统化知、信、行管理体系,并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钠盐控制行为及相关健康管理行为进行了强有力的影响,所以,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得到了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高度认可[2]

参考文献:

[1]马春艳,王颖,王桂丽,等.基于聚焦模式的容量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自我护理行为及情绪变化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22(001):023.

[2]张乐,王丹婷.基于体质量管理策略的护理干预结合纽曼健康系统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