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探讨

宁柱良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以更好的为肿瘤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的药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9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9例为2014年1月—2014年6月进行治疗并采用常规药剂科药物管理方案,研究组50例为2014年7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并采用规范化药剂科药物管理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含: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种类、用药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6个月用药治疗后,使用规范化用药管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用药种类为(2.1±0.2)种,治疗费用为(26892.2±2999.4)元,均优于使用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的(3.2±0.3)种和(33125.6±39876.3)元;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51%,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在药剂科中,对治疗肿瘤药物实施规范化安全管理,对于患者治疗效果、药物费用和产生不良反应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从而起到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提高的作用,这种管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药剂科;抗肿瘤药物;规范;安全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0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各种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在各大医院的药剂科统计中,治疗肿瘤药物的用量不断增加。肿瘤一般是机体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而形成的局部肿块,可以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肿瘤。而肿瘤患者除手术干预外,大部分还需进行药物治疗,治疗肿瘤的药物是细胞毒种类的药物、靶向药物[2]。以上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较大,对肿瘤患者用药安全管理进行规范操作,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对生活质量均有一定改善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我院99例患者的治疗档案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现汇报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9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9例为2014年1月—2014年6月进行治疗并采用常规药剂科药物管理方案,研究组50例为2014年7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并采用规范化药剂科药物管理。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31-8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4±5.6)岁;以上患者中有肺癌患者12例,肝癌患者6例,胃癌患者11例,乳腺癌患者10例,卵巢癌患者6例,其他肿瘤4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为33-8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7±6.2)岁;以上患者中有肺癌患者14例,肝癌患者8例,胃癌患者9例,乳腺癌患者8例,卵巢癌患者5例,其他肿瘤6例;所有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用药管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管理,并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和安全。

1.2.2研究组患者用药管理

对研究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的用药安全管理模式,方法为:(1)对药剂科中药师工作规范,在对肿瘤患者用药规范管理中,药师的工作内容十分重要。医院应该按时对药剂科中工作的药师关于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知识定期学习和考核,不断强化科室中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感,提高其本专业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2)药师需要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用药规范性和安全性的健康知识教育,并详细讲解药物相关知识内容,对患者和家属建立起安全用药的意识,从而尽量减少由不良用药习惯引发的不良反应。用药前,要将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提前告知,避免发生后患者产生不良情绪。(3)药剂科药师与临床医师保持紧密沟通,以便了解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详细情况。另外,要定期检查临床医师对患者开具的处方,对处方不当的地方进行控制和调整。(4)药剂科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和监控,总结和记录出现的问题,将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进行有效解决。(5)最后对患者使用抗癌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使用后情况做详细记录,用以对日后研究提供有效证据。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进行抗癌药物治疗后,根据记录的用药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种类、用药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分析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费用进行对比

经过6个月用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费用进行对比,研究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费用进行对比

11.png

2.2 对两组患者服用抗癌药物产生的不良情况统计对比

对两组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研究组患者中因服药而发生消化系统疾病为9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为3例、血液系统疾病为2例、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为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对照组患者中因服药而发生消化系统疾病为1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为4例、血液系统疾病为2例、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2。

表2对两组患者服用抗癌药物产生的不良情况统计对比

22.png

3. 讨论

由于抗肿瘤药物对于患者来说产生的副作用较大,通过本研究得知,经过6个月用药治疗后,使用规范化用药管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用药种类为(2.1±0.2)种,治疗费用为(26892.2±2999.4)元,均优于使用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的(3.2±0.3)种和(33125.6±39876.3)元;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51%,这说明通过药剂科工作人员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规范抗肿瘤药物的用药安全管理,可以为患者减少用药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药剂科抗肿瘤药物规范和安全管理对临床药物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胡嫣芳,刘为裹,刘为兰.探讨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8):265-266.  

[2]胡俊霞.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