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质量的影响及改进研究

钱晨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发现,有些施工现场存在缺乏科学理解、严谨规划与有效现场管理,技术管理水平亟需提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系统改进方案:完善组织设计、加强现场管理、强化技术标准化,并优化管理技术。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并最终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4.15732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现实意义

1.1 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首要意义在于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性。质量管理不仅涉及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还包括施工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确保建筑物在结构、电气、给排水以及其他综合布线等方面的设计规范得到严格遵守,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实践中,这涉及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实施监督,如混凝土浇筑的固化过程、焊接点的检查等,以及确保工人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到位。因此,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精细化的施工技术管理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建筑项目的技术要求、工期安排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比如减少物料的损耗、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降低机械设备的空闲时间等。例如,合理的进度安排可以避免因延误造成的加班费用,准确的材料预算可以减少因过量购买而产生的存储费用。在当下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的背景下,技术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此外,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技术管理还能通过合理规划,促进环保材料的使用,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1.3 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还体现在提升整个项目管理水平上,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技术管理的优化可以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施工效率,这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承接更多的项目,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提升项目的交付质量,增强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誉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够通过技术管理展示其专业能力,赢得投资者和客户的信任,这对于获取新的市场机会和维持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分析

2.1 对于建筑施工缺少科学的理解

当前建筑施工领域普遍存在对科学理解不足的现象。在许多工程项目中,施工过程往往基于经验而非科学原则进行。这种做法忽视了建筑学、物理学和工程力学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在施工中的应用。例如,对建筑材料力学性能的忽视可能导致使用不适合的材料,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样,对施工过程中物理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和湿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考量,可能会导致建筑在后期出现各种问题。这种对科学理解的忽视,不仅影响建筑的质量,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增加维修和重建的成本。

2.2 对于建筑施工缺少严谨的规划

建筑施工项目规划的缺失或不足是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项目规划的不充分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往往不够深入,没有对项目的所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其次,施工过程的时间管理不够精确,没有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来指导各个施工阶段;再者,资源配置方面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未能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力和物资资源;最后,风险管理不到位,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规划,以便在问题发生时迅速应对。这种规划上的不足,不仅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混乱和延误,也降低了工程质量,增加了项目成本。

2.3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不足表现在多个层面,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与成果质量。首先,现场管理人员往往缺乏足够的培训,对施工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这直接导致施工质量的波动。现场通信和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延误或失真,使得现场决策不能及时准确地响应施工变化。此外,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不仅威胁工人生命安全,也影响工程进度和企业声誉。现场物资管理也常常混乱,物资浪费和盗窃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工程成本。最后,现场环境管理不足,施工噪音、粉尘和废弃物处理不当,对周边环境和社区造成负面影响。

2.4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普遍面临提升的需求。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但施工管理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导致无法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项目管理软件和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不普及,项目数据分析和资源优化潜力未能充分挖掘。此外,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的调整反应迟缓,不利于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在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以及人员协调等方面。这些问题导致施工项目无法有效适应日益复杂的建筑环境和客户需求,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改进措施分析

3.1 完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组织设计的完善是提升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首先,应确立明确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他们在质量控制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其次,制定全面地施工计划和工作流程,包括详细的时间表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所有参与方都对项目的要求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此外,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问题解决,特别是在变更管理和问题响应方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项目的管理效率,确保施工活动有序进行,从而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提升。

3.2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提升现场协调能力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加强和现场协调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管理需要从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计划入手,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按照预定的质量标准执行。强化现场监督,确保施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及时纠正偏差。同时,提升现场协调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工程和紧张工期时,能够有效调配人力和物资资源,处理突发事件。加强对现场工人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于质量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3.3 加强对技术的标准化,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为施工活动提供了一套可度量、可复制的标准操作程序。加强技术标准化,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全面且细致的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从原材料选择、施工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的每一环节。这个体系应当基于国家和国际的建筑标准,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经验和特点进行定制。同时,这一体系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需要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进行定期的更新和优化。此外,对施工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并能够执行这些标准是提升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化,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减少差错和事故,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3.4 逐步优化建筑管理技术

建筑管理技术的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要求管理者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方法。优化建筑管理技术意味着要不断地评估和改进项目管理的方法,比如采用项目管理软件、BIM(建筑信息模型)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要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评估它们的可行性并加以实施。优化也涉及对现有工艺的改进,确保施工技术与当前的工程实践保持同步。此外,持续的技术优化还包括对环境影响的考量,如采用环保材料和减少施工废料等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通过这样的逐步优化,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领域存在的不足是多方面的,其改进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研究认为,科学的管理方法、严谨的组织规划、高效的现场协调与技术标准化是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建筑施工管理将趋向智能化和精细化,这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和加强市场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冯昱燃.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的价值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0):25-27.

[2] 胡晓东.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优化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07):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