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

邹伟杰 魏进胜

武汉天泽检测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摘要: 水环境监测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环境的监测分析方法,确定了水环境监测的方向,重点分析了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通过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前的水资源环境,常态化开展监测工作,对于水体整体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多方面了解污染物浓度,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监测的准确性,确保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有效统一,因此文章着重分析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希望为广大读者带来有益的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 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现状;发展趋势
DOI:10.12721/ccn.2024.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完善水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在水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为保证水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以便能强化水资源样品采集效率、分析效率,做好数据处理工作,切实完成与水环境监测质量相关的各项工作,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1]

1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现状

1.1重量分析法

不断提高环境水质监测水平,保证环境水质监测方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结合实际管理的要求,又要保证人员外部监督和设备符合当前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管理框架的完善与分析方案的结合可以为我国水质安全提供保障。我国环境水质监测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当前常见的水质监测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这两种方法都能够直观了解当下水质监测的整体情况以及获得更为真实的数据,能够通过这两种方法了解当地水质的真实情况,从而根据数据信息开展针对性的水质监管方案,设置更优化的水质监管技术。首先对于重量分析法来说,顾名思义是通过直接分离或者是精细化分离的方式来了解水浓度情况,对水浓度的数据进行测量,通过重量的情况直观了解水质是否符合标准。同时通过滴定水质处理工序,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得到数据之后,要将测量的数据和对应的参数做好对照分析,并且也要利用实验仪器进行分析试验,这样才能够了解到测量的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以此来了解水质的整体情况,在试验结束之后通过对于两个数据结合对比,最终通过参数计算来计量待测组分。

1.2滴定分析法

滴定法和重量法是有区别的。重量分析法采用分离或精化方法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数据进行实验,了解水质的整体情况;滴定分析法采用酸碱特性完成综合实验,滴定,顾名思义,是通过酸碱滴定分析和络合滴定分析进行水质的测量,酸碱滴定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变色原理来进行判断的,通过滴定后对于指示剂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变色情况来确定水质的整体情况,其优势在于结果更为直观,通过变色能够直接了解水质的情况,适合生活中的水质监测,但是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测量数据准确度不足,因为对于酸碱滴定方法,主要依靠的是利用酸碱遇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进行分析,但是颜色变化,往往是水质的大致方向,而并没有变化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数据参考,所以对于这类方法测量数据的准确度还不足,如果在测量中根据测量的整体情况需要精确度,那么就应该忽略该类方法。络合滴定法和酸碱指示剂滴定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反应不同酸碱指示剂滴定法主要采用物理的方式来进行判断,准确度不足,难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实验,而对于络合滴定法,能有效地解决准确度问题,主要是借助化学反应生成的稳定络合物来进行水质分析和判断,这样就能够保证测量的精确性,但是其不足在于测量比较麻烦,耗时耗力,所以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要根据现实的情况来酌情选择[2]

2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发展趋势

2.1痕量分析

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满足水质环境检测的整体需要。通过构建水质监测模型以打造高效高质量的分析体系,以此来完善水质监测过程,光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分析方法,都是未来所需要探索的分析模式,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是痕量分析,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技术和设备,对于水质进行全面分析,综合了解,包括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物理特性主要指代的是水质的整体情况,比如杂质污染物以及水体的综合净化能力,而对于化学特性主要体现于所检测水质中具有化学方面的性质,包括一些有害物质,结合光分析化学以及电化学来获取数据,通过对于数据分析来进行痕量分析,其优势主要在于检测的精度性会有所提高,比起传统的分析方法,精确度提高是痕量分析的最大优势,相对比人为操作的方式也能够提升测量效率,因为如果进行人工操作,就可能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够精准、不科学,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测量效率,同时还能够确保流程以及数据获取等较为科学合理。

2.2遥感技术

在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中,红外热源技术、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等技术都能准确地识别和测量远距离目标,具体的监测应用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采用固定悬浮式遥感监测。水体中固体颗粒对水体浊度、水色等光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远距离测量,可以通过远距离测量得到悬浮固体颗粒的浓度,建立特定波段数值模型,并对其浓度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二是利用遥感技术对石油污染进行监测,针对水体中油类污染物,利用红外、紫外、可见光等技术,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水体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三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监控,水环境中浮游植物太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可以采用红外光、可见光波段观测技术及方法,通过应用浮游植物叶绿素及其波段梯度作用,对浮游植物进行监测,并进行光谱检测。

2.3离子色谱技术

离子色谱技术可以对传统水溶性离子进行敏感检测,通过吸附分离等方法分离出具有活性的阴离子、阳离子和金属配合物。将离子色谱技术用于水环境,能对水中阴阳离子、有机酸、弱电离物质进行监测、分析,从而掌握水质的化学特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导探测器来测定水中电导率,了解各种水质物理特性。

2.4微生物检测技术

水质环境监测是指利用相关的水质监测方法对整体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而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是利用水体中微生物所呈现的“生物反射”,帮助技术人员判断水环境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由于微生物检测技术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这就加强了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了帮助微生物检测技术在当下更为全面、科学、合理的开展,微生物水环境监测人员应当是微生物专业出身,并且对新时代微生物检测技术有一定的应用基础,且要具有一定的灭菌相关知识以及经验,如此才能保障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的顺利开展。回到微生物检测技术本身而言,微生物检测技术本质上是在化学水质监测基础上而提出的监测方法,但是其却能在避免一般化学水质监测技术对水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实现对水环境质量的“高效监测”,因此其监测技术在每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3]

结束语

随着水质不断恶化,采取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水质检测要求。为此,需要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全新水质监测技术的研究,发挥各种水环境监测技术作用的优势,为后期治理水资源问题提供支持,提升水环境检测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秀萍.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5):89-90.

[2]张玲玲.环境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及意义分析[J].福建农业,2015(07):147.

[3]王丽伟.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方环境,2013,25(07):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