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专业目录》高职航空类专业主要包含在交通运输大类的航空运输类和装备制造大类的航空装备类。包括航空服务、航空维修、航空驾驶、航空制造等领域。航空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从整体航空领域的角度,也可以从航空不同领域的角度。
1 从航空整体领域挖掘
1.1 立德树人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对于高职航空类教育,我们应当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航空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2 职业素养
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是检验民航一切工作的客观标准和根本尺度,要实现民航安全,作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需要做到“三个敬畏”、“四个意识”、“五个到位”,“三个敬畏”就是“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四个意识”是指“规章意识,红线意识,风险意识、举手意识”,“五个到位”是指“准备到位、施工到位、收尾到位、测试到位、交接到位”。而对于空乘人员除了“三个敬畏”以外,还需要具备全面的基本素质、丰富的知识、宽广的胸怀、严格的纪律和顽强的作风。因此在日常专业教育中,就需要在航空专业中融入相关的职业素养。
1.3 工匠精神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应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工匠精神也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构建“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相融的课程体系,可以将人文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技能融为一体,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高理论,“工匠精神”应融入工作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中。
航空领域涌现了一批批大国工匠。航空工业沈飞员工方文墨,他加工的航空零件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毫米。从西飞技校毕业的薛莹,带领“薛莹班”先后交付5000余架份波音737系列优质垂尾,将“中国制造”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从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空空导弹事业上的大国工匠的鲁宏勋。
1.4 劳模精神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是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到的。
航空中的劳模精神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奋发,以劳模为榜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航空领域的劳模数不胜数,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海关所属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范虹(女)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客舱经理、高级技师,全国工人先锋号四川省机场集团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机务维修部维修项目“STD”班组……
1.5 当代民航精神
中国民航人在长期的历史和实践中形成了富有民航特色的优良传统和文化成果,“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一当代中国民航人的职业精神,是民航优良传统和文化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当代民航精神融入民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民航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民航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
2.1 联合备课资源互补
航空各专业老师联合备课,航空专业老师与思政老师联合备课,航空专业老师和辅导员联合备课,这些联合备课机制都可以形成各科教师协同并进、同向同行、通力合作的育人格局。
凝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思想观点,在知识争鸣中寻找价值共识,在理论分歧中求同存异,在教学经验的讨论中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意识、融入意识和挖掘能力,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挖掘出更多的思想智慧、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实现专业素养和价值观塑造的同频共振。
2.2 教师的道德示范
作为教师要坚持“德”字为先,恪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感染与教化相统一,在真理讲授中灌输价值立场,在问题处理中讲明道德理念,在行为活动中进行道德示范,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感人。
2.3 课程中的价值认同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专业课教师需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因此专业教师需要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时具备相应的价值认同,比如学生上专业课需要着制服,那么老师也应当身先士卒;专业课程中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专业课教师首先应当具备这些精神。
3 不同类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3.1 理论课中的思政元素
航空专业理论课不多,接下来以《航空概论》课程为例,列举理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表1 《航空概论》课程思政元素
3.2 理实一体课中的思政元素
航空专业课程大多为理实一体课程,以《民航服务英语》为例,列举理实一体课的课程思政元素。
图1 《民航服务英语》课程思政元素
3.3 实训课中的思政元素
在实训教学中,课程思政主要融入了安全教育、作风教育、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之中,具体可以参考文章第一部分。
4 总结
航空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包括立德树人、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民航精神等,在挖掘时首先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道德示范,通过不同类型的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高帅.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论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瞿文影. 基于工匠精神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 36(10):4.
[4]周晓敏. 当代民航精神融入民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要求,必要性和问题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1):2.
[5]任淑红, 苏毅, 王瑶瑶,等. "航空维修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J]. 科教文汇, 2021(10):2.
[6]何宪文, 李智忠, 刘向君.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结合[J]. 高教学刊, 2021, 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