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与适航管理的思考

宋家薪

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

摘要: 在经济飞跃式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以及适航管理能否有效落实,在影响民用航空器设备质量以及飞行安全的同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维修方案的合理化制定以及适航审定工作的有序开展,是保障民用航空器以及整体飞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为此本文主要就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的有效手段及适航管理对策,展开深入探讨,以此在全面提高整体维修质量及飞机安全性的前提下,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质量管控对策;适航管理手段
DOI:10.12721/ccn.2021.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民用航空器维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现代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在维修时维修单位需建立健全完善的控制部门,通过落实好飞机维护检修、无损检测、计量器具管理以及航材检验等工作,在保证维修方案制定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航空器维修质量,提升维修质量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保证民用航空器始终处于安全可用状态,这也是适航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适航管理的规范化开展,是保障民用航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市场激烈化竞争的今天,对维修质量控制进行优化调整,现已迫在眉睫。

一、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对适航管理的影响

民用航空器的维修本质上是保持航空器持续处于安全可用状态,按影响程度可分成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定期、定量或基于特殊运行条件等而进行的检查,来确认航空器是否满足持续运行的要求;二是通过时寿件更换、排故等,来对航空器状态偏离进行的纠正;三是通过对航空器构型状态履行强制更改等,来提高航空器的安全裕度。

作为维修单位建立符合民用航空器适航法规的组织架构,是影响适航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民用航空作业安全性,需以民航监管部门的适航批准作为行业准入的必要条件,以航空器的适航准则作为技术准绳,予以强制实行,从而保证体系制定的合理化。

在当前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化的今天,提高航空器持续适航期间的适航管理水平,势必要提高航空器的维修质量。

二、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管控的基本概述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民用航空器维修方案

在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维修方案制定是否合理,是影响维修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维修时,民用航空机构需健全完善的维修方案,在保证方案适用性和持续性的前提下,落实好相应的维修工作。在维修时检验工作的开展,是通过对民用航空器设备进行监控来及时找到问题之处,因此需保证维修人员与检验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即两项工作的开展不能使用同一人,同时检验人员对于航空器检修工作内容具有否决权,对于整改或返工的内容未按要求执行时,航空器维修不应被放行;在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为确保工作的持续进行,维修单位还需根据当天的现场实况以及维修工作要求,落实好交接工作,即另外班次人员需严格按照交接程序进行后续维修,同时为确保维修后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维修部门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维修流程和计划清单。

(二)全面提高维修质量控制检验员选拔标准

在维修工作开展时,质量检验控制人员自身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大众对安全的绝对需求的环境下,为保证维修质量控制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全面提高维修质量控制检验人员的选拔标准以及落实好相应的培训工作,是极其必要的。在人员选拔过程中,维修单位质量部门需要保证聘用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他们还需要充分了解适航的相关规定,并且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且需要具备有效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在人员选拔工作结束后,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后续工作开展过程中,民用航空机构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通过定期培训在提高他们专业性的基础上,能熟练的操作并对常见故障具备一定的判断和解决能力,即好的检验员一定是一名优秀的维修人员。同时,应将民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相关工作流程,牢记于心。

(三)科学管理民用航空器计量器具

在民用航空器维修时,计量器具作为常用器具,管理工作是否科学,是影响维修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全面提高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科学管理器具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管理时,首先民用航空机构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具设备管理制度,并按照航空器制造厂维修依据文件,科学选择符合量程范围的计量器具,并定期对其进行校准;其次选择具备能力并且信誉较好的计量单位,确保校验合格的计量器具,具备计量校准证书并贴有合格标签最后,在计量器具使用前维修人员需再次核对计量器具校准日期,确保后续维修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同时,对于计量到期的设备应隔离,避免人为误用的情况。对于故障或不可用器具应贴上不可用标签并标注停用日期。

(四)加强外委工作项目评估和管控

近年来,由于民用航空领域机载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可供维修项目不断减少,势必要求航空器运营商选择维修能力更强的维修单位实施。但维修工作中个别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环节或子部件维修,同样需要更加专业的机构来实施。为保证维修质量,应建立基于外委单位工作质量的评估体系,确保选择的外委工作可控。主要包括:一、全面梳理航空器制造厂维修依据文件中,本单位尚不具备维修能力的维修工作项目,如无损检测、表面处理等。二、与外委单位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范围,协议中至少包括委托维修项目中的技术要求。三、将外委单位的检查纳入到本单位质量体系内审框架中,确保其维修质量得到持续监控。四、对返回使用的外委维修项目应建立检验和记录保存制度,确保外委项目符合主要维修工作的要求并具备可追溯性。

结束语

概括而言,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直接影响适航管理能否有效落实,是影响飞机运行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大众对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绝对需求的今天,其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民用航空机构除了要优化调整维修管控方式外,同时为全面提高飞机运行的安全性,还需要保证适航管理工作的科学进行,以此来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葛薇,刘元霞,陈金国.民用航空器维修的质量控制与适航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17-19.

[2]覃智勇,张志辉,李志鹏.民用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培训的发展与探索[J].科技资讯,2020,17(28):245,247.

[3]杨若庸,张海华,李志涛.民用航空器维修故障原因及质量改进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9,01(8):102-103.

[4]杨若庸,徐志辉,张文博.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管理与适航管理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2020,16(5):180-182.

[5]高勇,韩庆华,张文斌.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与适航管理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0,17(16):68-69.

[6]李珊珊,李志涛,张文博.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管理与适航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1):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