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时期背景下,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燃煤电厂的环保管理关乎着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燃煤电厂在环保管理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需深入研究燃煤电厂环保管理问题,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燃煤电厂绿色转型的同时还能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
一、燃煤电厂环保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保意识不足
燃煤电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环保意识普遍不足。企业领导层,更关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而对环保投入和长远影响考虑不足;员工层面,由于缺乏系统的环保培训和教育,对环保法规、标准及其执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行为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环保意识的缺失,使燃煤电厂在环保管理方面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驱动力,影响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技术水平滞后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燃煤电厂的环保技术也需不断升级。然而,当前部分燃煤电厂在环保技术方面仍存在滞后现象。一方面,一些老旧机组由于技术落后,难以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部分电厂因资金短缺或技术储备不足,难以及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1]。因技术水平的滞后,限制燃煤电厂环保减排能力的提升,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
(三)管理不规范
燃煤电厂的环保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然而,当前部分电厂在环保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例如,环保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环保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环保设施运行维护不到位,存在“跑冒滴漏”等问题;环保监测数据不真实、不准确,难以反映电厂真实的环保状况。因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发生,严重影响燃煤电厂环保管理的效果,甚至可能引发环保事故。
(四)信息公开不及时
信息公开是燃煤电厂接受社会监督、提升环保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部分电厂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因部分电厂担心信息公开会暴露其环保问题,影响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因此故意拖延或隐瞒相关信息。再加上信息公开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影响,即使电厂愿意公开信息,也难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削弱社会监督的力量,不利于燃煤电厂环保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二、新时期燃煤电厂环保管理措施
(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建立环保责任制
面对新时代的环保挑战,燃煤电厂需将环保宣传教育提升至战略高度。企业应策划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如:邀请环保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国内外先进的环保理念与实践案例;组织员工参观环保示范项目,亲身体验环保技术的实际效果[2]。此外,利用企业内部通讯、宣传栏及社交媒体等多元平台,持续推送环保知识、政策法规及企业环保动态,营造浓厚的环保文化氛围。在构建环保责任制方面,企业应明确各级管理层及员工的环保职责,将环保目标细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设立环保专项奖励与惩罚机制,表彰环保工作突出的个人与团队,并对环保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激发全员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一系列措施的高效实施,确保环保责任深入人心,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鼓励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环保技术
技术创新是燃煤电厂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技术人员研发高效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新技术,提升污染物处理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如:超低排放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不断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3]。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根据电厂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确保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以某燃煤电厂为例,该电厂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致力于技术创新与环保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该电厂首先关注脱硫技术的革新。传统脱硫技术存在效率低、副产物处理难等问题,而该电厂引进了先进的海绵铁法脱硫技术。该技术利用铁矿石与脱硫剂反应生成亚硫酸铁,高效去除煤炭中的二氧化硫,不仅效率高、节能,还实现了无副产物排放,显著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外,该电厂积极引进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针对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余热,电厂采用烟气直接喷淋降温+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的工艺,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此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原煤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电厂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技术创新与先进环保技术的引进,该燃煤电厂不仅提升自身的环保水平,也为行业树立标杆,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三)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
在新时期,燃煤电厂环保管理的深化,离不开一套全面而精细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除了确立环保责任制、设施运行维护与环境监测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外,电厂还需细化各项操作规范,确保每项环保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实现管理流程的优化,电厂应积极拥抱信息化技术,构建环保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集成环境监测、数据分析、预警响应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环保数据的实时、准确采集,并通过智能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辅助[4]。同时,通过系统化管理,能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响应速度,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此外,强化内部监管是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电厂设立独立的环保监督部门,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严格的内部监管机制,能倒逼各部门、各岗位切实履行环保职责,推动环保工作持续改进,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完善环保监管机制
强有力的环保执法是确保环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燃煤电厂的环保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完善环保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环保监测网络,实现对燃煤电厂排放情况的全面、连续监测。通过推动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定期发布燃煤电厂环保监测数据,鼓励公众、媒体及社会组织参与环保监督,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环保共治格局。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动燃煤电厂环保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语:
新时期燃煤电厂的环保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到提升环保意识、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完善管理体系以及强化监管与执法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和技术的持续进步,燃煤电厂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环保挑战,实现绿色转型,保证燃煤电厂能源供应及时与可靠。
参考文献:
[1]朱法华,徐静馨,王圣等.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治理历程及展望[J].电力科技与环保,2023,39(05):371-384.
[2]赵建林.火电燃煤电厂环保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1):1-4.
[3]吴剑恒.微米级干雾抑尘除尘技术在燃煤电厂的应用[J].电力学报,2021,36(04):325-348.
[4]侯瑞,姜冉,张志勇等.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环保设备运行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5):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