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层医院开展子宫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

白柳霞

临夏县中医医院

摘要: 研究在基层医院,借助子宫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积极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83例(2020年5月~2022年3月)手术患者,按“治疗术式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40给予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观察组43例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指标用时较低;且2.7%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6.0%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妇科疾病的治疗工作中,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相较,腹腔镜术式切除视野清楚、出血少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关键词: 基层医院;子宫手术;妇科疾病;手术耗时;出血量;术后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3.15707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子宫切除术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常见技术,其中又以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术式最为常见。传统开腹术式治疗后,患者腹壁瘢痕较大、术后恢复较慢;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故而被临床广泛应用[1]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现况:将我院妇科2020年5月~2022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选取,按“治疗术式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纳入40给予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其中患者年龄范畴52-70岁,年龄均值经SPSS20.0软件计算后以(59.33±4.69)岁表示。观察组纳入43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年龄范畴50-70岁,年龄均值经SPSS20.0软件计算后以(59.19±4.22)岁表示。组间信息对比、均衡性较高,P>0.05。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经体征、病史查询,与超声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确定接受手术治疗;(3)可正常沟通、思考者;(4)生命体征稳定。

排除标准:(1)合并生殖器肿瘤;(2)智力或意识障碍;(3)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4)伴有其他恶性肿瘤;(5)凝血功能障碍;(6)合并子宫其他病变者;(7)合并其他急慢性感染。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术前由专科护士完善患者的宣教工作,需要将围术期的注意事项,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告知;入室后帮助其取仰卧位,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将耻上2-3cm处作切口,常规进腹,借助探查来对其子宫位置信息做进一步明确,确认无误后切除;缝合,闭腹。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热情接待患者入室,后取膀胱截石位,手术部位用碘伏溶液消毒处理,后上举宫器,做1cm切口于脐孔正中部,气腹针置入后明确位置,无误后,将3LCO2注射于腹腔,腹腔内压力确保13mmHg;腹腔镜探查,将5mm Trocar放置于麦氏点部位;左下腹麦氏点、耻骨联合上方,靠近左侧2cm将10mm Trocar、5mm Trocar分别放置,器械置入腹腔内进行操作。两侧子宫圆韧带、卵巢韧带、输卵管峡部,均已Liga Sure切断,超声刀打开阔韧带前后叶,膀胱反折腹膜切开,膀胱宫颈间隙分离至举宫杯杯缘外约1cm处,电凝双侧子宫血管,宫旁组织切开处理,至举宫杯杯缘。电钩沿举宫杯杯缘切开阴道前壁,完整切除全子宫[2]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主要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内两组患者各指标数值均可直接录入SPSS20.0软件予以检验,定性资料(持续性)可借助(x̄±s)表述行t检验;定量资料需使用[n/(%)]表述、以X2检验;两组数据设置遵循正态分布原则,P<0.05视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各指标用时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1.png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2.7%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6.0%的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png3、讨论

妇科疾病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早期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仅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等相关症状。疾病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患者生育能力丧失,进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妇[3]。目前临床尚未阐明妇科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但研究指出,妇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基因、激素等因素关系密切。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措施,其中又以传统开腹切除手术最为常见,主要适用于位置特殊、瘤体过大以及数量较多的子宫肌瘤患者;但开腹手术创面较大且患者预后较差,因此不建议临床广泛推广[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对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方向,正在向微创方向发展。

临床在治疗妇科等诸多疾病时,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逐渐取代了开腹手术[5]。我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使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疾病,研究证实,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备“切除视野清楚、出血少且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因此备受患者及医生青睐。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各指标用时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属于典型的微创术式,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可以明确病灶部位并开展治疗,缩小创面的同时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促使患者术后更好恢复[6]。术后观察组患者2.7%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6.0%的对照组(P<0.05)。证实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提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可减少切除病灶操作而对周边组织器官产生的刺激性影响,所以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可被有效控制,继而促进患者术后机体状态的尽快及良好恢复[7]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疾病疗效较为显著,且实际使用的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游维,王玲玲,彭友晋. 腹腔镜下不同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1(5):1205-1209.

[2] 郑春兰,崔淑萍,张婵丽. 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癌症进展,2022,21(1):62-65.

[3] 梁利丹,高存远,付改玲.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对比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1):1866-1868.

[4] 王春春,马德红.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 贵州医药,2022,46(3):449-450.

[5] 孙玉红. 康妇消炎栓联合电磁波谱治疗仪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22):40-42.

[6] 郑春艳,祁彩珍,郑丽霞,等.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8):8-11.

[7] 黎姗姗. 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1):3097-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