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白疕病是一种以红斑丘疹白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病。此病首先早在隋朝巢元方等著《诸病源侯论》里第三十五卷第十记载此病,癣疹之状皮肉隐疹如钱文渐渐增长或圆或斜... ...。 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博
所生。清朝祁坤老先生的外科大成记载“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起白,搔起白疕,俗呼蛇风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营养所致"。为今天诊断白疕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诊断白疕病的基石的根据。
1、病因病机:
1.1风寒风湿热毒与气血相搏而生。
1.2性情急躁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结所致。
1.3生活无规律辛辣荤腥肥甘郁而化热。
1.4白疕疹与遗传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根据病情发展分为寻常型和特殊型
(1)、寻常型分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2.1.1.进行期:皮疹增多、扩展、角化层厚炎症明显。
2.1.2静止期:病情稳定、无新疹出现、不扩大、不消退。
1.3. 消退期:皮疹缩小,颜色变淡,鳞屑减少。
2)特殊型
-2-1、脓疱型:
比较少见渗出性脓疱病,掌趾多见。
(22.关节型:表现为关节肿痛,关节处皮屑较多
2.3.红皮型:皮疹脱落发红,由于反复用外用药膏刺激皮肤用坤剂等,突然停药造成白疕病型红皮症。
3、鉴别诊断:
3.1牛皮癣(西医称神经性皮炎):特点面积小,皮肤发白带屑,往往小片状无遗传病史。
3.2风热疮(西医玫瑰糠疹):在驱干出现糠秕样鲜屑豆粒大小的丘疹不相融合。无遗传病史无反复史。
3.3湿疮(西医慢性湿疹):湿疹常为片状或弥漫性,皮损多数秘籍栗粒大小的丘疹,基底潮红糜烂及结痂,无遗传病史。
3.4与过敏性红皮症鉴别
4.针刺治疗的方法:
4.1用豪针刺到斑疹基底部与周围1CM处,隔三天一-次,5次 一疗程,针刺8至16次可见皮肤斑疹增多,原斑中心变薄,针刺到30至40次左右斑疹明显见好。
4.2耳针:针刺耳尖,清肝泻火,针刺耳部的疖肿点,外耳轮的肝阳点在耳背部上部。
4.3配合中药治疗:针刺到16次左右免疫细胞被激活,与湿毒相搏过程中皮肤痒的厉害,这时配酸枣仁汤加强睡眠,痒的厉害加地肤、蝉蜕的减少反应(酸枣仁汤、甘草、知母、茯苓、川芎、枣仁)。
皮肤干燥裂口、舌苔红用增液承气汤和四物汤加减(玄参、麦冬、生大黄、芒硝、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皮肤发红发加双花消炎红花活血破解坚硬皮屑加速激活经络加速微循环、加大吸收力度。这几个方剂在变证的基础上加减不是单一方剂。)
疗效判断:
5.1、 皮肤角化变慢,由3天左右延长到7-10天左右。
斑疹见小,从中心开始消退。
5-2、红斑见退,皮屑见轻或消失。
5-3、皮肤色素沉着和皮肤光滑。
115例白疕病针刺疗效观察表
注:痊愈三年随访未犯
基本治愈候偶尔出现少量斑癣不通过治疗能自愈。
显效:全身不再出现斑疹,有的只有耳根和关节有少量斑疹。
无效的是由于其它原因终断治疗。
6、针刺皮肤适合以下皮肤病:
6.1、白疕病(西医银屑病)。
6.2.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单纯疱疹).
6.3.蛇盘疮(西医的带状瓶疹)。
6.4、湿疮(西医学的急性慢性湿疹)。
6.5、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
6.6、油风(相当于西医的斑秃也叫脂溢性皮炎)。
6.7. 红色斑疹高出皮肤的斑是西医学遗留的慢性病症增生形成的瘢痕。
6.8、原发性皮肤典型淀粉样变)。
7、医学的安全性:
7.1、要严格消毒,一人一针预防皮肤感染和交叉感染。
7.2、针刺时避开血管,调节角度注意深度。
7.3、患败血症病人禁用,患血液血友病禁用。
7.4、针刺耳预防骨膜炎,由于针刺基底部相对是安全的,杜绝医疗事故。
3、毫针刺皮肤加耳针配中药治疗白疕病的临床治疗的理论要点。通过针刺皮肤激活经络行气血的功能,使气血达到皮损部位得到所养。针刺刺激经络通过传到经络所联的各脏附循渐平衡。针刺气血达到皮肤基底部使细胞分化繁殖加快,激活受抑制的细胞和懒惰细胞,激活其皮下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免疫细胞与湿邪热毒相搏的速度和强度。针刺皮肤使气血达到受损皮肤、使受损皮肤得到所养受损皮肤恢复正常。
注:痊愈三年随访未复发
基本治愈侯偶尔出现少量斑癣不通过治疗能自愈。
显效:全身不再出现斑疹,有的只有耳根和关节有少量斑疹。
无效的是由于其它原因终断治疗。
附病例:
病例一:
张某某,性别:男年龄68岁,来诊时间: 2016年11月4日。主诉:全身皮肤起红色豆粒大小斑疹上面有白屑。自己常用皮炎平软膏时好时坏不见好转来诊治疗。现病史: 2014 年装修房子后,身上起大小不等的小红疙瘩,沈阳第七人民医院(沈阳市皮肤病医院)诊断为银屑病,蔓延到腿内侧,既往史健康,无遗传疾病。查体:上额前发际均可见发红的如豆粒大小的斑块,表皮带白屑,前胸后背双上肢胳膊内外侧及双下肢大腿外侧均见豆粒大小的红斑块,带白屑。治疗针刺局部斑块(见斑块就刺),在斑块1cm处针刺2~3针,加上刺耳尖、耳背后面,经五个疗程治疗,后背斑块见吸收,经七个疗程治疗痊愈,至今未犯。
病例二:
王某某,男70岁,银屑病40年,几十年不断治疗,时好时犯,无遗传病史。平时头上额前发际大片红疹带屑的支肤,前胸后背均见融合大片干燥白色皮屑,诊断白疕病。治疗5个疗程,原有班块消失,治疗6个疗程斑块基本消失。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腿肚皮肤干燥裂口,经滋阴养血治疗以四物汤加减治疗为主,用药七副后皮肤裂口愈合皮肤光滑。治疗8个月前胸后背身上斑块消失,又巩固二个疗程班块全消失,回访至今未犯。
病例三:
年龄:62岁职业: 工人
姓名:白某某 性别:女
来诊时间: 2014年8月5日
主诉:白疕病20年,时好时犯,最近吃火锅后,班块加重。
现病史: 20多岁发现头时其指福出小红充格,经多家医院诊断为银屑病,有时治疗好转,不出一年均犯,60岁以后犯病较重,从后背往臀部蔓延,经人介绍,来诊治疗。
既往史:健康,无其它疾病
家族史:无遗传疾病
查体:病人较瘦,前额,头顶,耳后均连片红斑,带屑发红,较鲜艳,尤其后背大片发红斑块,延到尾骨皮肤,两腿内侧尤其小腿内踝较重,肘关节、膝关节发红斑块,舌质紫红,舌苔微黄,舌两侧深红较重有牙痕,脉弦滑无力。
诊断: 白疕病
治疗:针刺每块斑块加耳针疗法(耳后背放血),中药用黄连烫加四物汤加减、酝枣仁汤加减。经治疗五个月后红班块减退,白屑见薄,经巩固治疗一个月 以后大部分斑块消失,只有耳后和尾骨遗留少量斑块,由于其他原因(给女儿看孩子)中断治疗。
随访:至今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