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膀胱肿瘤

岳衍晓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000

摘要: 目的探究膀胱肿瘤"血尿"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膀胱肿瘤血尿患者20为对象,均行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20例患者中,血尿停止19例(95.00%),好转1例(5.00%)。随访1年,未出现血尿者18例(90.00%),死亡1例(5.00%),再次血尿1例(5.00%)。结论膀胱肿瘤血尿患者实施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可有效治疗血尿,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膀胱肿瘤;血尿;超选择介入栓塞;
DOI:10.12721/ccn.2022.1570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膀胱肿瘤属于泌尿系统肿瘤,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在2012年全球新发膀胱癌者高达43万人,死亡者约为16万人[1],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膀胱肿瘤首发症状多为血尿,而长期血尿或者大量血尿极易引起贫血与休克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产生生活压力。当前,临床在治疗膀胱肿瘤时常采用手术治疗,极易引起再次出血,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本文将以2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膀胱肿瘤"血尿"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膀胱肿瘤血尿患者20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8年7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6月。所有患者中,男、女患者各为11例与9例;年龄在4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68±4.54)岁。纳入标准: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原位癌患者,远处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实施保守治疗者;精神异常者;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

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体位,右侧腹股沟处实施局部麻醉,使用Seldinger技术性股动脉穿刺治疗,使用子宫动脉导管或成袢导管,由一侧股动脉经路在髂内动脉中进入,DSA造影对肿瘤部位与膀胱动脉的血供情况进行明确,并明确膀胱出血的情况与位置,超选择插入膀胱动脉到肿瘤与出血区域的供血动脉分支,掌握肿瘤出血血管情况,观察肿瘤寄生动脉、动静脉瘘情况,臂上动脉应当避开。取铂类化疗药物碘油注入,使用三明治阀、夹心法实施栓塞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效果、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1.0),其中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x̄±s 表示,试验为t试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n/n%”, 试验为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查结果

20例患者中,血尿停止19例(95.00%),好转1例(5.00%)。详情如表1。

表1: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查结果(n/%)

3.png

2.2 所有患者的复发率调查结果

随访1年,未出现血尿者18例(90.00%),死亡1例(5.00%),再次血尿1例(5.00%)。详情如表2。

表2:所有患者的复发率调查结果(n/%)

4.png

3 讨论

膀胱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常采用手术治疗。研究指出,经股动脉行插管髂内动脉化疗在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中,其有效率均类似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2],且微创治疗促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手术费用降低,预防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更加容易接受。由此可见,超选择介入栓塞加灌注化疗可有效治疗膀胱癌术后复发与顽固性血尿,还可用于外科手术的前驱治疗,同时还可替代外科手术,成为膀胱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手段[3]。本次研究中,选择20例膀胱肿瘤出血患者实施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结果可见,本次研究结果可见,20例患者中,血尿停止19例(95.00%),好转1例(5.00%)。随访1年,未出现血尿者18例(90.00%),死亡1例(5.00%),再次血尿1例(5.00%)。

综上,膀胱肿瘤血尿患者实施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可有效治疗血尿,降低复发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隋广平,才春红,杨冬秀, 等.膀胱肿瘤"血尿"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674-1675.

[2]杜希剑,余开湖,章凯敏, 等.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顽固性血尿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4):315-316.

[3]张晓磷,郑传胜,鲁玲, 等.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治疗临床难治性血尿的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0,11(5):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