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发展趋势研究

沈丹萍

摘要: 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必须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伟大的实践为基础,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牢牢抓住历史变革时机,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DOI:10.12721/ccn.2023.15724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社会现实所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理论特点,其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等都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旧哲学的重要区分标志,也成为了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既发挥着哲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又根据社会发展实践不断地进行自我丰富和完善。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在国内广泛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不断加速,并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自身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笔者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的意义:

1.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辩证是指事物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这是所有事物都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也是实践的内在要求。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法,因此就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着密切联系和高度同步,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之时,就爆发出了科学理论巨大的指导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不断实现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修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以往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必须要同中国社会实践充分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巨大的理论指导力量,而这个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当前,我们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迫切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不断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进的迫切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党保持战略定力的关键。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必须具备强大的战略定力,方能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奋勇前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这些总体规律始终发挥作用。因此,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助于更好地激发科学理论的引领作用,更好地指导我们树立辩证思维、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总结起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趋势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指引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强大光芒,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变幻的脚步,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更加清晰、科学的理论解读和设计构想,创造性的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构想,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无一例外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同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品格。

2.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诞生之初,就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生产劳动、社会分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和解读,这些共同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个重要任务,提出了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在这个战略构想的指引下,党领导全体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为了防止实现两极分化,也是为了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满足,这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创新。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党的自我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和建设,其中理论创新正是我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创新,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读原文、悟原理,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相结合,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遵循。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党中央提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的总体原则,党的自我革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发展之路,也找到了党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清晰路径。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有力的回答了怎样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历史之问。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将会更加有助于激发真理的科学指导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放眼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将始终伴随这个伟大历程,更好地发挥出巨大的精神伟力。

参考文献:成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崭新视野[J].社会科学动态.2022(5)

作者:沈丹萍(1984—),中共丹东市委党校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辽宁,丹东1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