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思考

胡云静

黑龙江省二道河农场幼儿园,黑龙江佳木斯,156330

摘要: 传统节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幼儿园时期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初始时期,幼儿教师需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的优秀品德进行塑造。幼儿教师也要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进而对德育素材的选择持以重视态度。传统节日素材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幼儿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关键词: 幼儿园;传统节日;德育教育
DOI:10.12721/ccn.2023.1572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幼儿园德育的重要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包括生命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仁爱教育、和谐教育和品格教育等。幼儿由于年纪尚小,未形成相对成熟的思想体系和认知体系。因此,教师如果及时对幼儿进行道德熏陶,就能培养其道德意识。幼儿园将传统节日融入德育教育,能够丰富幼儿在园生活,提高幼儿德育水平。

一、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这些传统节日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等融入其中,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春节吃年夜饭、贴春联、请财神等,象征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家庭和睦,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传统节日不仅蕴含优良的传统美德,还承载宝贵的精神财富。幼儿园德育教育中要注重融入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二、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认识

由德育活动开展的形式和效果来看,教师对节日的了解较多停留在民俗活动方面,尚未对节日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因此应该提高幼儿教师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的能力,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首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参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课题等明确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丰富德育经验。其次,幼儿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通过讲述节日故事,激发幼儿对节日游戏或活动的兴趣及参与意愿,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和家乡、亲近自然的情感。中班幼儿能够制作简单的节日工艺品,且愿意参加诗词诵读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师可着重培养幼儿对节日来源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能力。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可帮助幼儿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实现对传统节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二)嵌入传统元素

传统节日蕴含民俗民风。幼儿园可以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组织教师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加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例如,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有关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猜灯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项文化活动,富有趣味,一直以来都是元宵佳节里最具特色的节日活动。猜灯谜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元宵佳节的节日氛围感,还能让幼儿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完善幼儿园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发机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精华,是宝贵的道德资源。深入开发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资源,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德育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学校。因此,幼儿园在开发和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幼儿园需要完善领导体制,在幼儿园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下,由业务园长专门负责传统节日德育教育工作,保教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总务后勤、安全等部门支持配合,主班和配班教师带头负责活动的策划并组织幼儿参与。其次,幼儿园应建立相应的教科研制度,组织教师对传统节日活动如何融入幼儿园德育进行深入思考和研讨,提高教师组织与实施相关活动的能力。最后,幼儿园可建立奖励制度,对中国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优秀个人和团体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四)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结合

幼儿园应重视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推动优秀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相融合。具体来说,结合健康领域,幼儿园可开展生命教育,如结合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幼儿园可组织幼儿春游,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让幼儿感受万物生长、大地复苏的自然景象。结合语言领域,幼儿园可通过向幼儿讲述传统节日故事等,引导幼儿感受其中英雄人物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情怀。结合艺术领域,幼儿园可让幼儿通过扮演、表演、绘画等活动将道德认知上升到道德情感。当然,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进行结合并不只是与其中某一领域的结合,也可以是综合多个领域的内容。

(五)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德育环境创设

幼儿园在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德育中应遵循两项原则:第一,寓教于乐。即“玩中学,学中玩”,让德育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增加融入过程的趣味性。第二,潜移默化。埃里克森认为,3~6岁幼儿人格发展处于主动对内疚的矛盾中,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的人格,有助于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10]。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浸润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利用环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这就需要幼儿园将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内涵通过园风园训、园所环境、园所建筑等加以体现,以这种润物无声的形式发挥传统节日文化中德育的感染和教化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将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幼儿的良好品质。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应担负起自身的教育重任,促进传统节日文化与德育的融合,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德育的形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群.试论幼儿园德育环境之创设[J].现代教育论丛,2011(2):48.

[2]刘倩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