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知识性学习的同时也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在学习语文教学中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语文课程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阅读教学融入红色文化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板块,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文章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感,增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在阅读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和文章中的人物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长学生的见识,让他们深刻体会红色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时,有一句话是:“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通过阅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会回答:“我通过这句话里面的‘争分夺秒’感受到了白求恩十分珍惜做手术的时间。”教师接着说:“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白求恩争分夺秒体现了他对战士们生命的重视,想要抓紧一切时间拯救更多伤员的生命,接下来我们来看‘仍然’这个词,你们又体会到了什么呢?”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有可能会因为一时没有头绪而陷入沉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如:“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当时所处的环境。”学生会找出文章中的各种句子,了解到白求恩正处在一个弹片纷飞、硝烟滚滚、房屋破损的环境中为伤员做手术,并且白求恩已经两天两夜没有进行休息了。此时,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发言:“由于白求恩的手术环境过于艰苦,再加上他的身体过于疲劳,手术随时有可能进行中断,故而他一直在争分夺秒,想要拯救更多伤员的生命,所以用了‘仍然’一词。”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白求恩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专心致志等精神。学生由于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难以切实地感受到当时环境的艰难,虽然“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这句话一读就懂,但是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便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精神。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落实体育、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体育的弱化、边缘化是当前小学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甚至有一部分教师坚持认为语文教学与体育、劳动教育关联性不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体育和劳动元素,导致许多隐性的育人元素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赵州桥》不仅仅是在赞美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在文字之外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三、智育教育的体现
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智育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教育形式之一。通过智育的开展,学生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并在知识储备的启迪下,获得自身智力、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堂讲解形式的重要补充,能从实践的角度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可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智育的内涵。因此,在五育融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智育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教师智育的引导下,不仅会获得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会掌握一定的知识学习方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如在教学《纸的发明》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了解中国四大发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关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的知识。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内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更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此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获得了智育教育的融合目标。
四、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节气教育实践的延续性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学习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学习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并进一步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教育要面向未来,广泛地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真问题”的关键能力。与生活情境密切关联的学习内容,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着显著作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与实践体系,来源于古人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将二十四节气与生活情境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节气之美,以及节气文化传承至今仍源源焕发的生命力。例如三年级下册《清明》,这篇文章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教学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探究、表达与交流。
五、结语
总之,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教师应当抓住文章与价值观的关联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改变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天喜.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策略[J].甘肃教育,2019。
[2]王卓.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8.
[3]孙盈盈.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核心价值观[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8):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