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电厂调试质量控制

陈伟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摘要: 本文通过对核电厂设计、采购、建造和调试阶段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给出调试质量控制改进建议。借鉴核电厂设计、采购、建造阶段质量控制的经验,研究国家最新的质量控制要求并落实到核电厂调试工作中可以提升调试质量控制水平,保证核电厂建设最后一个环节的质量受控。
关键词: 核电厂;调试;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1.15708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设计、采购及建造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91)规定将核电厂生命周期划分为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等阶段,并规定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各阶段活动的质量受控,且各阶段质量控制原则是相同的。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保护部于2020年12月28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核电厂控股企业集团、核电厂营运单位、核电厂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按照各自职责对所承担的核电工程质量负有终身责任。【1】

核电厂设计单位通常按照《核工业产品设计质量控制要求》要求,在设计输入、合同评审、设计过程(控制)、设计接口、设计验证、设计更改、设计输出、设计复审等环节分别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如设计输入环节,要关注法律、法规、规章提出的诸如环保、安全等要求,要从引用的标准、规范和专用技术条件的适用范围及版本方面进行控制;又如设计验证环节,根据产品的重要性、设计复杂性、标准化重登、技术状况以及过去被证实设计的相似性,选择设计评审、采用其他计算验证、进行鉴定试验和证实和进行独立验证中的一种方法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进行设计验证。

国内核电建造普遍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该模式下核电厂的主要设备的采买一般委托总承包单位开展。为保证核电厂各类设备的质量满足法律、法规及合同规定要求,总承包单位在采买过程中一般按照设备质保等级与核安全分级的不同,在设备生产制造过程采用全过程驻厂监造、阶段性驻厂监造、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出厂验收或现场开箱检验四种方式之一进行制造过程的跟踪、监督、验证。

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方负责对总承包商进行管理和协调。为了便于监督和控制,业主一般单独委托专业的监理单位开展施工与安装活动的独立监理,监理单位根据合同范围对核电厂建造活动进行控制与监督,控制建造活动的质量。监理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相关要求,通过建造活动的质量计划管控、建造活动的旁站监理等方式开展建造活动的监理工作。其中,建造阶段质量计划一般根据工程特点、质量要求、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选择控制点,施工工艺复杂或难度较大、质量标准较高、采用新材料或新技术施工工序的操作等可以多设控制点,反之则可以少设;旁站监理管理主要将影响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的、完工后无法检测其质量的或返工会造成较大损失的物项及其施工过程作为旁站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并应及时记录旁站情况。

2  调试质量控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定“核电厂建造完成后应当进行调试,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的核安全要求。” 【2】核电调试是核电工程完工移交给业主生产运行机构前,对构筑物、系统和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全面验证的阶段,是暴露和消除缺陷的阶段,也是生产人员熟悉系统并验证其运行等程序的阶段,在设备、系统均已安装就位的情况下,核电调试兼有工程建设及运行阶段的特点及要求。

按照“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负责的是工作承担者”的理念,调试试验负责人是其责任范围内调试活动的质量控制的直接责任人,所有调试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调试程序执行。调试活动实施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都严格按照规定的培训、授权流程进行资格授权,保证参与调试活动的人员具备胜任其岗位要求的能力。调试质量控制的实施以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基础,主要采取程序文件审查、过程中的控制点见证和高风险活动控制、试验的结果验证、试验报告的审查、试验产生缺陷的跟踪等方式进行。其中,调试过程活动的质量控制一般分为QC1 和QC2 两级,QC1级质量控制由调试质量控制人员在全部调试试验范围内选择质量控制点,同时根据现场调试活动过程中质量控制点进行现场见证、签字活动;QC2级质量控制由业主质量控制人员在重要的调试试验范围内选择质量控制点,并根据现场调试活动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的现场见证、签字活动进行质量控制。此外,国家核安全局还参照《核动力厂调试监督检查大纲》对列入调试大纲的核安全重要的试验项目选点控制,并进行现场监督。

3  调试质量控制改进建议

调试阶段质量控制特色鲜明、富有成效,但还不是尽善尽美的,要保障核电厂安全,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还应按照PDCA的方式不断完善。参照设计、采购和建造阶段质量控制的经验,建议从以下方面继续改进调试过程质量控制。

1) 完善质量控制点设置,质量控制人员应严格对照“重要的、关键的或调试难度大的环节和步骤;重要的技术参数或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技术调试的工序步骤;根据以往经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等原则进行质量控制点选择,同时不宜将质量控制点设置过多,避免“贪多嚼不烂”,保证质量控制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参与调试过程质量控制。

2) 按照“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负责的是工作承担者”的要求,通过不断的培训积累,持续强化调试从业人员能力,同时推广使用“明星自检、遵守规程、独立验证”等防人因失误工具,正如设计阶段的设计验证环节,强化调试过程中“独立验证”,从本质上保证调试活动质量受控。

3) 加强和提高调试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育质量文化,使从业人员认识到其活动过程质量的优劣将伴随核电厂整个运行周期,甚至影响退役环节,让大家理解建立和实施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要我控制质量”转向“我要控制质量”。

4) 根据《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核电厂调试组织机构,建立预防和惩治调试质量造假制度。为保证调试质量保证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调试质量保证工作应有专人负责;要建立调试大宗材料,尤其涉及核安全相关材料的抽复检制度,开展随机抽查复查;要严格调试记录管理,严禁“造数据、补记录、假报告”等违规行为。

5) 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调试质量控制水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现场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利用智慧工地等信息平台建立调试人员识别与定位系统,对重要调试试验过程采用全程在线监控和工业化数字影像留存技术保证调试活动的可追溯性。

6)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规定“验证只能由不对该工作直接负责的人员进行”“对安全重要的检查必须由未参加被检查活动的人员进行”【3】,调试活动可参照建造阶段第三方监理质量控制的模式,如跨集团交叉进行调试过程监督。这样不仅满足核安全法规“独立监督”的要求,也可以避免质量控制人员可能收到来自“行政方面”的压力。

4  结束语

调试是机组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调试质量是确保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EPC总承包模式下各阶段质量控制模式可以相互借鉴,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的做好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保证核电厂建设质量受控。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2020年12月1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018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

作者简介:陈伟,男,就职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从事核工程调试、质量保证等工作。